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赤藓糖醇与其他糖醇相比的共性和特性

赤藓糖醇与其他糖醇相比的共性和特性

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增多,人们逐渐认识到,糖醇所起的作用是其他食品难以替代的,很多糖醇能被人体吸收消化代谢,并有一定热量,被称作“营养性甜味剂”(新近开发的赤藓糖醇例外)。据报道,各种糖醇的渗透效果以四元醇或六元醇比较如下表:

品种 分子量 相应渗透量g 为四元醇% 为六元醇%

赤藓糖醇122100100150

木糖醇1528080120

山梨醇1826767100

甘露醇1826767100

异麦芽

酮糖醇344353550

麦芽糖醇344353550

乳糖醇344353550

糖醇首先应能够被人体吸收,然后才谈得上为人体代谢和利用。当然,被吸收了不一定就能被利用。以淀粉为例说明人体摄入糖类的代谢:通过各种酶,使淀粉降解为单分子的葡萄糖→到达小肠部分,被吸收→进入血液。此时,在胰岛素作用下,葡萄糖进入细胞,进一步代谢降解,最终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获得能量。平常食用的蔗糖和麦芽糖属于双糖,也需在胃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单糖,即葡萄糖和果糖,才能被小肠吸收。

在由单糖还原生成的醇中,四元醇赤藓糖醇的分子量最小,为122;木糖醇为5个碳,分子量居中,为152;山梨醇和甘露醇是6个碳,分子量较大,为182。双糖获得的醇,异麦芽酮糖醇、麦芽糖醇、乳糖醇,分子量达344。由于赤藓糖醇分子量小,故很易被小肠吸收。以赤藓糖醇的吸收率为100计,则木糖醇为80,山梨醇为67,麦芽糖醇为35。

实验证明:一次性摄入赤藓糖醇25克,3小时内有40%从尿中排出;大约在24小时内,有80%从尿中排出;剩余部分进入结肠,有极少数被微生物发酵,大部分从粪便中排出。这说明赤藓糖醇能很快被小肠吸收,且人体缺乏能代谢赤藓糖醇的任何酶系,最终还是以原来的赤藓糖醇分子状态从人体排出。所以和五元醇、六元醇比较,赤藓糖醇最大的特点是耐受性好,但吸收后不被代谢而从体内排出,故只能称为“填充性甜味剂”。

糖醇类(包括赤藓糖醇)因不被人体口腔中产生龋齿的微生物所利用,而且不像糖类在口腔中会被酶解而生酸(葡萄糖在口腔中8小时,pH值会降至5),糖醇不会降低口腔中的pH值。

糖醇不被胃酶分解,直接进入肠道。在小肠中因其分子结构和糖不同,所以吸收时间比葡萄糖慢,有一定润肠作用。有一部分进入大肠,被细菌利用,产生气体而腹胀肠鸣,有的人还产生腹泻。应该说这些均为正常现象,只要控制使用量或有几天到一周的适应期,肠鸣腹泻会自行消失。有些国家还将糖醇作缓泻剂使用。

为了适应消费者对糖醇提高耐受性的要求,发达国家开发了赤藓糖醇和异麦芽糖醇。赤藓糖醇不被人体酶系代谢,由于其分子小,在小肠被很快吸收,无腹胀肠鸣反应。进入血液后,很快就被排泄出身体外。一般认为,进入肠道的含糖醇食品,液状食品比固体食品中的糖醇要更为敏感。

猜你喜欢

  • 嗓子总有痰怎么办

    大家好,中医讲的痰,通常痰湿并称,首先是有湿,湿聚成痰,那么湿和痰是如何形成的呢?它主要是跟肺,脾,肾三脏有关,我们常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根。痰湿的形成跟这三个脏腑的功能异常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最常见的,就是肺部生痰,肺部

  • 秋凉伤人,三个部位需要保护好

    大家好,到了秋天了,秋天当令的邪气,是以凉,燥为主,那么从阴阳五行的角度来说,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那肺属金通秋凉,秋燥,所以这个秋的凉气和这个燥性,特别容易侵袭肺部,那最近我也发现周围的一些亲朋好友啊,还有这个病人,这一波儿感冒的病人比

  • 瘦人吃不胖,胖人瘦不下是什么原因?

    中医常讲呢,肥人多痰,瘦人多火,就是胖的人呢多痰湿,瘦的人呢多阴虚火旺,瘦的人怎么吃也吃不胖,是什么原因呢?大部分是因为脾胃虚弱,吸收营养条件不行,吃完了之后吸收不了。所谓的瘦人多火呢,是指阴虚火旺,胃阴虚虚火旺盛导致什么呀?消谷善饥,就是

  • 身体没病,就是浑身没劲是什么原因

    大家好,有些朋友啊,总觉得自己困,乏,没有力气,身体有一种沉重感,做什么事儿都没有精神,去医院体检,也没有发现什么指标异常,这是怎么回事儿呢?从中医角度,主要有三大原因。主要就是虚实,咱们所说的虚呢?就是气血不足或者是肝肾不足,那每个人体质

  • 咳嗽久治不愈,别乱用抗生素!

    大家好,很多病人呢,得了感冒,或者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急性的炎症,通过吃抗生素啊和积极治疗得到控制了,但是咳嗽呢可能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变成了慢性的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等等。特别到了立秋以后呢,那么秋季的这个时令呢,它主要是以凉燥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