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心理健康标准多多

心理健康标准多多

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在享受着先辈们无法想象的舒适快捷时,有些人的精神家园却一片空白,往往空虚无聊,无精打采,甚至一时冲动,做出无法挽回的憾事。可以认为,他们的心理不健康,或至少属于亚健康。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心理健康呢?

在了解心理健康判断标准之前,有必要先知道怎样才算健康。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该组织还具体提出了健康的标志:除了众所周知的没有病理改变和机能障碍外,还应具备:

①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当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

②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

③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④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

⑤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⑥体重得当,身体匀称;

⑦眼睛炯炯有神,善于观察;

⑧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

⑨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⑩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态轻松自如。

在这十项标志中,②、③、④、⑤都是对心理方面提出的要求,①是对心理和生理两方面提出的要求,其余五项是生理方面的标志。可见,健康在心理方面的基本要求是非常高的。

心理活动是在非常复杂的系统之上所进行的非常复杂的活动。心理活动的行为表现是丰富多样的,心理活动的变化规律一直带有神秘的色彩,可以肯定地说,现在人们对它们的认识还是相当肤浅的,还有数不清的谜等待人们去一个一个地破解。

目前,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主要依据人的主观感受、适应社会的情况或根据统计学的方法所确定的正常值来制定,它们各有优点,同时各有局限性,无论哪一个都不能适用于任何人。但它们的制定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对我们每个人进行心理保健都会提供实际的帮助。下面介绍几种较有影响和代表性的标准。

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标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为心理健康下过这样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下面是具体指明的心理健康标志:

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③有幸福感;

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王登峰、张伯源提出的心理健康八项指标

①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②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③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④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⑤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⑥人格完整和谐;

⑦智力正常,智商在80以上;

⑧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心理健康观

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者特征的研究,为我们认识心理健康者的特点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心理健康状态所应具有的七个特点是:

①热爱生活,善于享受生命;

②胸怀宽阔,不为小事烦恼;

③欲望适度,不为名利所累;

④充满自信,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

⑤情绪波动不大,心境良好;

⑥善与人处;

⑦拥有健康的认知模式。

猜你喜欢

  • 生姜的价值

    姜,也被称为生姜,姜,有独特的辛辣香味,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它可以使各种菜肴美味可口,味道香。吃几片姜或放一点姜,可以改善食欲,增加食欲,所以俗话说:米饭不香,吃姜。姜的辛辣成分主要有姜酮、姜醇和姜酚。它们具有一定的挥发性,能增强和加速血液

  • 黄芩、黄连、黄柏三药

    三黄,即黄芩、黄连、黄柏,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燥湿药。三者均有苦寒之味,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三者常相互配合,以提高清热解毒的力度,因此被称为三黄,因为它们都姓黄,但经过仔细研究,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黄芩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中医

  • 食用枸杞需注意事项

    枸杞应干燥、通风,避免高温,防蛀。不要吃太多的滋补品,枸杞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古枸杞比较合适;如果想到治疗效果,最好每天吃30克左右。过黄过度熏制可使枸杞明亮,外观鲜红,但对人体有害,购买时应注意不要简单地注意

  • 食用山药应注意

    山药多用于解渴(糖尿病)和虚劳咳嗽。炒后食用可治疗脾胃不足和肾气不足。但有湿热实邪者(如大便粘滞不爽、小便短赤不利、舌苔黄腻等)不宜多服;山药有收涩作用,大便干结者不宜食用;山药淀粉酶不耐高热,不宜长时间煎炸;不要一起吃山药和甘遂,也不要和

  • 高血压-按摩3个穴位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临床上多采用西药治疗。虽然降压效果快,但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对于高血压患者,试着按摩穴位来帮助降压。以下是三个降压效果好的穴位。百会穴百会穴具有平肝潜阳、镇肝熄风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按摩百会穴可以调节微血管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