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申遗”能促进中医发展吗?

“申遗”能促进中医发展吗?

据报道:将中医理论、养生、诊法、疗法、方剂、中药、针灸和民族医药(含藏医药和蒙医药)八项内容一起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初步估计投入资金起码要1000万元以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中医药“申遗”工作已经正式启动了。

“申遗”意谓着什么?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文件和公约的规定,全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遗产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具备3个基本条件: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处于濒危状态;有完整的保护计划。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看其是否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否则,这种“申遗”成功的几率非常低。如今,中医药“申遗”工作已经启动,难道它已然成为“遗产”或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了吗?

“申遗”能够促进中医发展吗?

有的专家认为,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意味着中医药要消亡,而是为了继承和发展,加强世界各国家对中华民族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如果“申遗”成功的话,那么将会得到一笔来自政府的巨额经费,而这将大大有利于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

中医如何继承和发展?是一个见仁见智,难以律一的沉重话题。但笔者认为,首先有一点需要明确:我们现在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是否真实反映了传统中医学的本来面目?

20世纪初以来的百年间,中医理论研究一直采用近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认识、评判传统的中医学。由此而导致了中医基础理论的现有体系不仅没有准确反映出传统中医学的本质特点和规律,甚至可以说在不小的程度上违背或扭曲了传统中医理论的精神原旨。它仅仅是一部分今人所理解和认识的中医学,绝对不能将其视同于传统中医学,它到底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传统中医学,尚有待于进一步明确。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目前比“申遗”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现在是到了我们中医学术界,特别是中医管理界的学者、专家和领导对我们50年来研究、管理、引导中医学沿着正确、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前进的思路和方法是否合理进行深刻反思并做出必要调整、修正的时候了,中医药尤其是中医理论是到了该重新认识的时候了。而其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必须彻底改变把西医的模式和思维方式作为中医发展的思路和框架的观念,要重新回归中医,还中医学之本来面目。

如此说来,与其花费上千万元“申遗”来保护目前这个尚没有真正反映传统中医学本来面目的“中医学”,倒不如将其用于资助按照“让中医自己解释中医”的方式整理研究中医理论的项目更紧迫、更重要,也更有价值和意义。笔者认为,正是因为几十年来,我们在这方面的投入实在是太少了,才导致了目前中医竟然沦落到需要“申遗”的地步。这到底是谁之过呢?学界当思之。

猜你喜欢

  • 临床上胃癌的鉴别诊断

    1、胃溃疡由于胃癌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常易被误诊为胃溃疡或慢性胃炎,特别是青年人易被误诊。一般通过X线表现即可区分。胃溃疡常可见突出于腔外的龛影,直径小于2cm,其口部光滑整齐,周围黏膜呈辐射状,胃壁柔软,扩张良好;进展期溃疡型癌的龛影较大

  • 肝癌的饮食治疗原则

    肝癌在消化道肿瘤中恶性程度高、进展快、一旦确诊,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手段,尽早地手术治疗,并采取化疗。无论是术前或术后都要加强营养,减少机体的消耗。通常在术后4天内全部用静脉营养作支持治疗,静脉营养的实施可分为中心静脉输注和周围静脉输注。中心静

  • 乙肝会变成肝癌吗,要怎样预防

    由于现在肝癌的发病率是越来越高,而且很多的病例都是因为其他的肝脏疾病所导致的,其中最常见的如乙肝,乙肝相信大家都知道,当乙肝没有得到有效治疗时就会引起肝脏病变甚至是肝癌的发生,那么如何来预防乙肝发展成为肝癌呢?对于怎样预防乙肝变肝癌?需要做

  • 肝区疼痛是肝癌的信号

    疼痛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生病也难免会有疼痛的时候,但如果是肝区疼痛那就应该提起高度的重视了。为什么要重视?这是因为肝区疼痛是肝癌的信号,出现这一症状往往是因为此病导致的,肝癌的症状还伴有消化道症状以及出血的倾向。肝区疼痛是肝癌的信号出血倾

  • 如何判断肝癌的早期症状呢

    由于我国是乙肝大国,而肝癌大多是有肝炎发展过来的,而对于没有得过乙肝、丙肝等肝病,患肝癌的可能性很小。如果患过肝病,或者是病毒感染者,那么得肝癌的可能性就是比较大的,那么,如何判断肝癌的早期症状呢?如何判断肝癌的早期症状呢1、肝区疼痛是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