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筑牢三道防线——周平安教授教您防流感

筑牢三道防线——周平安教授教您防流感

筑牢三道防线

——周平安教授教您防流感

2003年10月28日

为了做好今冬明春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工作,在全面总结中医药参与SARS防治经验的基础上,近日,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出台了《北京地区预防流行性感冒中医药技术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了让更多的读者更好地理解《方案》的内容,记者请参与制订《方案》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周平安教授谈了有关内容。

周平安认为,根据流感5年一个小流行的特点,今年流感在部分地区爆发的可能性比较大,再加上SARS可能会再次“光顾”,所以流感的预防工作应该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周平安说,中医预防流感,不仅要考虑人体正气强弱、精神状况及对病邪的易感性,还要考虑人体与外界大环境(自然、社会)的融合状态。所以,《方案》建议大家从三个方面来预防流感,即行为、心理和药物预防。

生活行为预防

第一,要根据气候变化的规律,注意收听和收看天气预报节目,当天气发生异常变化时,要及时更换衣被,注意保暖。

第二,要依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打太极拳、慢跑、散步等。在天气异常时,可以在室内进行相宜的运动。周教授说,体育锻炼可以舒活筋骨,流畅气血,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第三,注意饮食。饮食以清淡、富含营养为原则,宜多食牛奶、鸡蛋、精肉、鱼、豆制品等高蛋白食品,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忌食过分油腻、粘滞、酸腥及刺激性食物。

周平安还提醒大家,药食同源,药膳是药与食物的有机结合,对预防流感是有益的。他介绍了以下几种:

豆豉二白汤。淡豆豉12克,葱白15克,白萝卜30克,香菜3克,加水适量烧沸,趁热服用。

姜枣苏叶饮。苏叶3克,生姜3克,大枣3个,红砂糖15克。生姜切丝,大枣去核皮,与苏叶同装入茶杯内,冲入沸水200~300毫升,加盖浸泡5~10分钟,加入红糖搅匀,趁热饮用。

薄荷梨粥。薄荷3克,带皮鸭梨1个,大枣6个,加水适量,煎汤过滤;小米或大米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皮汤,再煮沸即可。

第四,加强个人及公共卫生。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注意漱口刷牙,清洗鼻腔,鼻孔干燥者可用棉签沾香油涂润鼻孔;不随地吐痰,不和他人共用毛巾及食具;衣被勤洗勤晒。在流感流行时期,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去公共场所,如商场、医院等人群密度大的场所,在坐公交车、电梯时要戴口罩。定期对居所和公共场所如车间、教室、集体宿舍等进行消毒,可用食醋、过氧乙酸等熏蒸。

心理预防

周平安说,心理状态的异常必会影响到人体的整体防御机制,所以心理预防是防流感的一项重要措施。

首先要正确认识流感的特征、流行性、危害性,防止不必要的紧张。经常与亲人、朋友交流信息,沟通感情,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其次,当自己的亲人或朋友患病后,应沉着应对,不要过度恐惧,切实做好自己生活环境的消毒防护。

中药预防

根据中医药预防流感的特色与原则,及古今医家防治流感的经验,周教授介绍了如下三个预防方剂:

党参9克,柴胡6克,黄芩10克,苏叶6克,炙甘草6克,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服1次。服药后喝热米粥1小碗,使微微汗出为好。此时须避风,待汗收后方可外出。服3~5付为宜。此方适用于气短,易疲乏,不耐寒热,易感冒者。

桑叶10克,菊花10克,银花12克,连翘12克,北沙参10克,清水煎,每日1付,早晚各服1次。3~6付为宜。适用于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大便稍干者。

藿香10克,苍术6克,佩兰10克,紫草6克,生甘草6克,清水煎,每日1付,早晚各服1次。3~6付为宜。适用于形体偏胖,面色偏暗或欠光泽,口中粘腻或甜,下肢不爽或常有沉重感,便溏或易腹泻者。

周平安提醒,在应用中药时,要区别不同情况,因时、因地、因人选择中药预防处方。老人、儿童应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减量服用;慢性疾病患者及妇女经期、产后慎用,孕妇禁用;中药预防处方不宜长期服用。服用中药后感觉不适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咨询医师。对中药预防处方中的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处方应由医师开具。

周平安还认为,这些流感预防方剂是总结以前的经验制定出的,是否适合今年的情况,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最有效的方剂只能等流感到来时,根据当时的情况拟出。其实不光中药有这个特点,流感疫苗也是如此。而生活行为及心理这些非特异性的预防方式,适合于任何形式的流感病毒,所以我们首先要把这两方面做好。

猜你喜欢

  • 乌鸡白凤丸和人参养荣丸区别

    乌鸡白凤丸和人参养荣丸都用于治疗月经量少的问题,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首先,乌鸡白凤丸由乌鸡、鹿角胶、鳖甲、人参、黄芪、当归等药物组成,用于治疗由气血两亏导致的月经量过少、带下量多、腰膝酸软等症状,能够补气养血,调经止带。而人参养荣丸是有炙甘

  • 中药是空腹喝还是饭后喝比较好

    首先对于补益类中药,最好是饭前服用,有利于吸收。通肠润便的药可以空腹服用,有利于清除肠胃的积滞。而对于消化药和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最好是饭后服用,因为这个时候胃中存在较多的食物,药物和食物混合可以减轻药物对胃的刺激。其实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

  • 脱发是病吗?

    我们中医讲发为血之瘀,就是头发与血有关系,为什么好多这个血虚的病人会引起脱发,血虚的话,对我们这个这个头发的营养达不到就会脱落,最常见的熬夜的病人,看看平时这个门诊上的白领,这女同志会多一点,这个熬夜心情不好,时间长了,头发脱落,不是完全脱

  • 打呼噜是病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打呼噜是一种疾病,打呼噜比较多的是胖人,因为好多胖人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所以容易打呼噜。打呼噜就是我们睡觉时,坐着时气道是通畅的,躺着时腺样体盖住气道了,轻的话可以不管,但是重的话,我们医学上叫睡眠障碍综合征,严重的人睡觉的时候都能憋醒

  • 中药太苦可以加糖吗

    中药太苦加点糖?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很多儿童还是忍不住那个苦味,喝几口就吐掉。因此很多妈妈在给孩子煎煮中药时,怕味太苦会在汤里放很多白糖。其实主要是不能甜蜜蜜的,因为使用蔗糖有一定的禁忌范围,对于正在服用化湿理气的中药时,加糖反而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