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临床免疫学检验

临床免疫学检验

一、免疫功能检验:

1、免疫球蛋白G(IgG)

[正常参考值]

单相免疫扩散法:7.6-16.6g/L。

[临床意义]

血清IgG增高 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萎缩性门静脉性肝硬变、慢性活动性肝炎、类风温性关节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IgG型骨髓瘤、某些感染性疾病、IgG型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等。

血清IgG,减少 见于抗体缺乏症、免疫缺陷综合征、非IgG型多发性骨髓瘤、重链病、轻链病、肾病综合征、某些白血病、烧伤、变应性湿疹、天疱疮、肌紧张性营养不良等。

2、免疫球蛋白M(IgM)

[正常参考值]

单相免疫扩散法:700-2000mg/L。

[临床意义]

增高 多见于巨球蛋白血症、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骨髓瘤、肝脏病、膀胱纤维化、海洛因成瘾者、冷凝集综合征、疟疾、放线菌病、支原体肺炎等。

减少 多见于原发性丙种球蛋白血症、蛋白丢失胃肠病、烧伤、联合免疫缺陷病等。

3、免疫球蛋白A(IgA)

[正常参考值]

单相免疫扩散法:710-350mg/L

[临床意义]

增高 多见于血小板减少、反复感染三联综合征、IgA型多发骨髓瘤、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传染性肝炎、膀胱纤维此、家族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脂泻病等。

减少 多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继发性免疫缺陷、原发性无丙种球蛋臼血症、吸收不良综合征、选择性IgA缺乏症、运动失调性毛细血管瘤等

4、免疫球蛋白D(IgD)

[正常参考值]

单相免疫扩散法:0-80mg/L。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胶原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IgD型骨髓瘤、某些肝病和少数葡萄球菌感染者。

减少 多见于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各种遗传性免疫缺陷病。

5、免疫球蛋白E(IgE)

[常参考值]

单扩散法:100-3400μg/L。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寄生虫感染、肺支气管曲霉病、药物过敏、IgE型骨髓瘤、肝脏疾病、系统件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

减少 见于某些运动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无丙种球蛋白血症、非IgE型骨髓瘤、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免疫功能不全等疾病。

6、补体免疫学检验

A.补体成分Clq

[正常参考值]

血清Clq:58-72mg/L。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痛风、肿瘤及某些慢性感染性疾病。

减少 见于联合免疫缺陷、低补体脉管炎及肾炎、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结缔组织病。严重营养不良、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狼疮综合征等。

B.补体成分C2

[正常参考值]

血清C2:28±6(ISD)mg/L。

[临床意义]

增高 多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

减少 见于严重营养不良、肾炎、关节疼痛、反复细菌感染等疾病。

C.补体成分C3

[正常参考值]

免疫比浊法:800-1500mg/L。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组织损伤、炎症、感染、胆道梗阻、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淀粉样变性、传染病早期。

减少 见于脂肪代谢障碍、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反复化脓性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硬化、流行性出血热等病。

D.补体成分C4

[正常参考值]

免疫比浊法:130-370mg/L。

[临床意义]

高多 见于硬皮病、皮肌炎、感染、各种恶性肿瘤等病。

减少 多见于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肾移植排斥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烧伤、胃出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病。

E.补体成分C5

[正常参考值]

51-77mg/L。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某些慢性感染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减少 见于狼疮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反复感染、严重营养不良、大量蛋白丢失等病。

F.补体成分C6

[正常参考值]

48-64mg/L。

[临床意义]

增高 多见于某些慢性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减少 多见于脑膜炎球菌感染、营养不良、蛋白大量丢失、反复淋病等。

G.补体成分C7

[正常参考值]

49-70mg/L。

[临床意义]

降低 多见于反复淋病、脑膜炎球菌感染、雷诺现象、肾小球肾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

H.补体成分C8

[正常参考值]

43-63mg/L。

[临床意义]

降低见于反复感染、红斑狼疮、着色性干皮病。

I.补体成分C9

[正常参考值]

47-69nmg/L。

[临床意义]

降低多见于C9遗传性缺陷者、肝、肾疾病等。

二、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检查:

1、布氏凝集试验

[正常参考值]

血清凝集滴度≤1:40。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流行性斑疹伤寒、疟疾、恙虫病、免热病等。

2、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

[正常参考值]

溶血法:血清ASO<500U。

[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风湿热病、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

3、抗链球菌激酶(ASK)

[正常参考值]

血清ASK滴度≤1:80。

[临床意义]

增高多见于由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疾病、风湿病活动期等。

4、抗链球菌透明质酸酶(AH)

[正常参考值]

血清AH滴度≤1024kU/L。

[临床意义]

增高多见于链球菌咽炎,风湿热患者的AH比溶血性链球菌所感染的其它疾病高得多。

5、流感血清学试验

[正常参考值]

补体结合法:滴度<1:16。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流感病毒感染。

6、风疹病毒血清试验

[正常参考值]

血凝抑制法:血清抗体滴度<1:8。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风疹、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7、流行性出血热血清学试验

[正常参考值]

血清抗体阴性;白细胞的病毒抗原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流行性出血热。

8、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检验

[正常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脊髓灰质炎等病和使用疫苗后。

猜你喜欢

  • 尿泡沫多是什么原因?

    生理性的经常喝喝水量少,大量的出汗,尿液的浓缩,以及某些食物、药物有关系,不需要治疗。病理性的尿泡沫可能因为糖尿病导致尿糖的升高,慢性肾脏疾病导致尿蛋白的增加。另外呢,女性的尿泡沫增加可能和妇科炎症有关系,一些青年男性的尿泡沫大多和前列腺炎

  • 月经不规律怎么回事

    中医认为冲任、气血不调,血海蓄溢失常会导致月经前后无定期。通常肾虚、脾虚或者肝郁型体质的人会出现这种情况。对于肾气不足导致的肾虚的人经量少、色淡质稀、还常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的症状。在调理时需要补益肾气,养血调经。脾虚的人都是由于脾的运化

  • 月经量多是怎么回事

    月经量多舌淡,质稀为气虚,常伴有身疲体倦,气短懒言,面色苍白等症状。调理上需要补气身体,固冲止血。量多,色深红,质粘稠,多出血热,这类人呢,容易口渴,喜欢喝冷饮,还伴有心烦多梦的症状。调理上可以清热凉血,固冲止血。如果是量多,色紫暗,质稠有

  • 气血不足的女人有什么症状

    首先是脸色发黄,由于体内的气血不足,营养物质供应不够,而代谢废物又不能及时排出导致堆积体内,就会出现脸上没有血色,皮肤差,长斑长痘的情况。第二是手脚感觉冰凉。血液是人体热量的一种传播方式,而手脚位于身体最末端,如果气血不足,就会导致气血无法

  • 更年期失眠最好的治疗方法

    更年期的女性大部分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失眠,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要么就是整个晚上突然惊醒好几次,心慌、出汗,特别累,是因为肝肾阴虚的人,体内阴阳不衡,肝阳上亢出现的内热,从而导致的虚热内扰,心悸失眠的情况。所以针对这种更年期阴虚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