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正确使用夏季常用中成药

正确使用夏季常用中成药

夏天到了,炎热的天气,早晚温度的反差,雷雨交加的潮湿,这一切都是夏季常见病的高发原因,也使夏季常用药的代表——“藿香正气”和“十滴水”应用大幅增加。然而,“藿香正气”和“十滴水”在使用时同样需要辨证施治,做到因人、因时、因地、因病用药。

李先生患了“感冒”,流涕、鼻塞、咽痛、咳嗽、不烧。同事就说他是“热伤风”,因为是在夏天,所以就应服“藿香正气”。服药三天,还未见效,随后到医院就诊。医生说:中医认为,你这是风寒感冒,根据病史是入夜睡觉着凉所致,暑湿之证不明显,而且也没有胃肠症状,治疗应以疏风散寒为主,所以用“藿香正气”效果不好。

“藿香正气”出自中医名著《和剂局方》,主要成分有藿香、苏叶、陈皮、厚朴、法半夏、苍术、大腹皮、甘草等;功能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治内伤湿滞,外感风寒引起的暑湿感冒证为主的头痛、身倦、畏寒、脘腹胀痛、呕吐泄泻。在日常使用中,“藿香正气”有水、丸、散、软胶囊四种。“藿香正气水”用于暑天感寒,或伤湿所引起的泄泻、腹痛、呕吐症最为相宜,还可用于预防中暑;“藿香正气丸”治疗胃肠型感冒、急性胃炎、急性肠炎属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者;“藿香正气散”治疗非特异性急性肠炎和流行性感冒以全身不适、发热恶寒、胃脘不舒、呕吐腹泻之证;“藿香正气软胶囊”最为常用,主治暑湿感冒、头痛、身重、胸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恶寒发热者。

临床使用“藿香正气”时,应嘱患者饮食清淡,服药期间也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对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均应根据每人体质不同用量不同。而“藿香正气”在夏末秋初时,症状相符者同样可以使用。此外,南、北方使用“藿香正气”应有一定区别,因为南方湿气较北方重,使用时还应配合祛湿的办法,如采用食疗,用薏米粥即可;而北方热气比湿气重,所以北方的暑湿感冒热重多,故而应加清热之药配合治疗,如感冒清热冲剂等效果更好。

“十滴水”属于经验方,主要成分有:大黄、生姜(鲜)、丁香、辣椒、樟脑、薄荷冰等;功能是祛暑、散寒、健胃;主治因中暑引起的恶心、呕吐、腹痛、泄泻及胃肠不适等症;除治疗中暑所致的以上病症外,外擦治疗痱子也有良好的效果。

“藿香正气”和“十滴水”均为夏季的常用药,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不好区分。其实,“藿香正气”以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为主,用于治疗暑湿感冒的头痛、身倦、畏寒、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十滴水”以祛暑、散寒、健胃为主,用于治疗中暑所致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等症状。

总之,“藿香正气”和“十滴水”为夏季临床常用药,在使用时要加以区别,才能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

(转载自《健康报》)

猜你喜欢

  • 瞑眩与自愈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瞑眩,语出《尚书·说命》,曰“药不瞑眩,厥疾弗瘳”。瞑眩反应即疾病貌似加重的好转反应。瞑眩是一种疾病治疗或者自愈过程中的动象。动者属阳,相对于静止不动、处于相持状态的人体疾病状态来说,这是由阴转阳的佳兆。对于

  • 疱疹性口炎中医诊疗技术

    疱疹性口炎是以口腔内出现单个或成簇小疱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口腔炎症。多见于1~3岁小儿,尤其在得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后易感染该病,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和托儿所中易传播,无明显的季节性。本病中医学称之为“口疮”。病损仅在口唇两侧者,称“燕口疮

  • 经方治虚寒便秘

    项仁海 黑龙江省绥滨县人民医院便秘是临床常见病,时医常以泻下剂治疗,其中不乏无效者。笔者侍诊冯世纶教授,见用大黄剂甚少,而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与当归芍药散合方甚多,临床疗效显著。崔某,女,49岁。2011年5月19日初诊。便秘25年余,前医用大

  • 扶阳燠土治腹泻

    苏辉  安徽省亳州市观堂镇苏氏中医诊所陈某,女,34岁。2011年7月8日初诊。慢性肠炎病史1年余。曾用西药止泻剂、柳氮磺胺等药,泻止,但停药后3天症状如前。刻诊:肠鸣辘辘,泻如骛溏,日7~8次,便时腹部隐痛不休,食冷物或外受寒冷加重,伴纳

  • 补阳还五汤合八珍汤加减治中风后遗症

    张红光 张微微 河南省汤阴县伏道乡西水磨湾村张国兴诊所“脑血管疾病”在中医上属“中风病”范畴,其本病发生的病因主要以内因为主,内虚为本,加以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以致肝风、肝火內动,或痰湿、瘀血内阻而发病。对于症见“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