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白细胞形态(leukocyte;leucocyte;whitebloodcell)

白细胞形态(leukocyte;leucocyte;whitebloodcell)

白细胞形态(leukocyte;leucocyte;white blood cell)【正常参考值】正常形态【异常结果分析】1.中性粒细胞常见的病理形态:(1)中性粒细胞的中毒性改变:严重化脓性感染、各种急性和慢性感染、大面积灼伤、恶性肿瘤等,均可使中性粒细胞产生中毒性改变。常见的有:①细胞大小不等;②中毒颗粒;③空泡形成:粒细胞受损后,胞浆发生脂肪变性,在胞浆中或细胞核上出现空泡变性;④核变性:可有核固缩、核溶解和核碎裂等变性。(2)巨多分叶核粒细胞:胞体较大,细胞直径可达16~25um,核分叶常在5叶,甚至在10叶以上,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抗代谢药物治疗后。(3)棒状小体(Auer小体):在急性粒细胞或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幼稚细胞的胞浆中可出现,它对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及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别有参考价值。(4)球形包涵体(Dohie体):见于严重感染,如猩红热、白喉、肺炎、麻疹、败血症、灼伤等严重感染时。2.异形淋巴细胞:异形淋巴细胞现认为是由T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转化而来,少数为B淋巴细胞,正常人外周血中偶可见到,不超过2%,根据细胞形态特点,异形淋巴细胞可:泡沫型、不规则型、幼稚型三型。异形淋巴细胞增多可见于:①病毒感染性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异形淋巴细胞可高达0.10以上,另见于某些细菌感染、螺旋体病、立克次体病或原虫感染如疟疾等;②药物过敏;③输血、血液透析或体外循环术后;④其他如免疫性疾病、粒细胞缺乏症、放射治疗等也可出现异型淋巴细胞。3.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中性粒细胞的核象是指粒细胞的分叶状况,它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而核象变化则可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1)中性粒细胞的核左移:正常时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的分叶以3叶居多,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的正常比值为1:13,如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出现杆状以前幼稚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核左移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者称再生性左移,表示机体的反应性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能释放大量的粒细胞至外周血中。常见于感染,尤其是化脓菌引起的急性感染,也可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杆状核粒细胞>0.06,称轻度左移。杆状核粒细胞>0.10并伴有少数晚幼粒细胞者为中度核左移。杆状核粒细胞>0.25并出现更幼稚的粒细胞时,为重度核左移,常见于粒细胞性白血病或中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样反应。(2)中性粒细胞核右移:病理情况下,中性粒细胞的分叶过多,可分4叶甚至于5~6叶以上,若5叶者超过0.05时,称为中性粒细胞的核右移。核右移是由于造血物质缺乏,使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或造血功能减退所致。主要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和应用抗代谢药物治疗后,感染的恢复期,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现象。

猜你喜欢

  • 萎缩性胃炎如何调理

    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调节饮食,这是最不花钱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用药期间干锅烧烤,路边摊小吃,烟酒辛辣,通通需要忌口,平时啊,可以选择一些既清淡又有营养的容易消化的食物。第二,就是需要调节情志,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一些事情,让自

  • 胃不好有哪些症状

    第一,我们胃痛,胃胀,两胁胀痛,嗳气,生气的时候加剧疼痛,与情绪相关的胃部症状,那么一般与肝气郁结,肝横逆犯胃它是有关系的,这个时候需要疏肝和胃来进行调理。第二,吐酸,夫酸者肝木之位,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盛,故为酸也。明代宫廷贤的论

  • 归脾丸功效和作用

    今天就来和大家说一说归脾丸的其他的作用。归脾丸是中药著名的一个方剂,它的主要成分是党参、白术、黄芪、甘草、当归、茯苓、远志、酸枣仁、龙眼肉、木香、大枣等等的组成,它的作用是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所以它主要治疗的是心脾两虚,和脾不血,主治心慌、

  • 脾虚湿寒有齿痕舌怎么调理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古方,用来解决脾虚脾湿、脾寒、脾积以及肝郁克脾等等的问题。这个古方其实就是实皮散,它是由槟榔、茯苓、白术等等组成的,可以健脾利水,解决脾虚脾湿的问题。其中呢,槟榔破积,降气行滞,作用于胃和大肠经,并且有降气行水的作用。茯

  • 痰湿体质应该怎样调理身体

    那么痰湿体质的人身体有什么特征呢?第一:腹部松软,赘肉比较明显。第二:舌苔厚,容易口干口苦。第三:皮肤出油比较多,容易出汗。第四:倦怠多思,少言懒动。大家发现有上述这些典型的特征以后,或许暗示你也存在着水湿之气比较重的问题,建议要及时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