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苦冒眩者泽泻汤主之

苦冒眩者泽泻汤主之

赵民生 山东省滨州市中心医院

眩晕多属慢性疾患,不易根治,每遇情志、疲劳等而诱发。《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说:“病痰饮者,当温药和之……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泽泻汤是用泽泻五两,白术二两,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方中泽泻除湿化痰,白术健脾燥湿,二者配伍可从标从本来对付痰饮之邪。

早在《类聚方广义》载:“支饮眩冒症,其剧者,昏昏摇摇,如居暗室,如居舟中,如步雾里,如升空中,居屋床褥,如回转而走,虽瞑目敛神,亦复然,非此方不能治。”就是说本方所用范围为痰饮阻闭清窍的眩晕。即突然发作,头昏眼花,如坐舟车之上,而至旋转,恶心,呕吐。

主眩的方剂很多,要区别运用。比如苓桂术甘汤主眩,但所主是起立时身体动眩,平卧时则缓解,具有明显的体位性特征,而本方则不受体位影响,平卧时也因眩而不敢睁眼与转头。再有五苓散也主眩,但其证有口渴与小便不利。这两个方中都用了桂枝,都有气上冲的特点。

笔者临床上以泽泻汤为主方加减治疗眩晕,取得显著疗效。

案1某女,32岁。患头痛兼头重,如同铁箍勒于头上,其病1年有余,而治疗无效。切其脉沉缓无力,视其舌体则硕大异常,舌苔白且腻。辨此证为水饮挟湿,上犯清阳,所谓因于湿而首如裹也。治当渗利水湿,健脾化饮。用泽泻18克,白术10克,天麻6克,水煎服,日1剂。此方共服4剂。一年之病,从此渐渐而愈。

案2某女,40岁。在近3年先后眩晕5次,多因过劳诱发。每每发作均须住院。在3天前,突发眩晕,呕吐,睁眼翻身觉天旋地转,唯闭目静卧才安。不热,无畏寒,苔薄白,脉滑。辨为痰浊中阻型眩晕。以泽泻60克,白术30克,天麻15克,菊花12克,水煎服,日1剂。2剂后,眩晕减半,3剂后能坐,见其面白,纳呆,苔白腻,脉滑缓,改用泽泻汤合半夏天麻汤加减。半夏10克,白术15克,天麻10克,党参15克,陈皮10克,茯苓20克,苍术8克,泽泻30克,麦芽20克,甘草5克。服3剂而愈。

案3某女,70岁。素有轻微耳鸣,于1周前感冒后,发现左耳鸣明显加重,并见耳聋。经服感冒冲剂后,感冒症状虽有缓解,但仍左耳鸣如蝉,耳聋,且伴胸闷,耳门按痛,耳内阻塞感,微有咳嗽、鼻塞,头部闷重。舌淡,边尖有瘀点,苔白滑,脉细弦。查体可见耳鼓膜轻度充血,鼻黏膜充血,下鼻甲肿大。证属风寒未尽,水饮闭窍。用温阳化饮,行气开窍方药。方用泽泻汤加味:泽泻30克,白术40克,石菖蒲15克,辛夷花12克,柴胡12克,川芎12克,蜂房20克,茯苓30克,丹参30克,响铃草30克(后下),服上方2剂后,患者顿觉耳鸣、耳聋已去大半。再进2剂后收功。再用调补肝肾之品而痊愈。

猜你喜欢

  • 鬼箭羽忍冬藤外用治药疹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鬼箭羽性寒,味苦。功能活血散瘀,杀虫。《本草述》:“鬼箭羽,如《本经》所治,似专功于女子之血分矣。又如苏颂所述古方,更似专功于恶疰及中恶气之毒以病于血者也。”忍冬藤性寒,味甘,气平,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可以

  • 脾胃治疗不可忽视“脾阴”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脾胃病者,医者多倡导东垣之论,一部《脾胃论》集脾胃学术之大成,其论述详于温补而少于清滋,往往忽略脾阴治疗,后世医家也多遵其说。然脾与其他脏腑一样,也有阴阳之分。纵观古今立说,论脾阴者颇多。《灵枢·五邪》篇云

  • 《本经》桔梗功效释义

    宋永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桔梗为《本经》下品。原文:味辛微温。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本经》云其味辛微温,与现在的认识不同。就其味而言,现认为以苦味为主,兼有辛味。就其药性而言,也与之相左,现

  •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肩周炎

    马建国 张向峰 山东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刘某,女,53岁,2010年11月15日初诊。右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3个月余,其间某院诊为肩关节周围炎,予伸筋丹、小活络丸、独一味、芬必得、布洛芬等中西药物交替内服,及针灸、按摩、热敷、理疗、膏药贴敷,收

  • 突破禁忌当谨慎

    王树文 河北省赞皇县东街卫生所笔者近治一慢性腹泻患者,方中使用了被列为“十八反”禁忌的反药,患者服药后出现了较强的药物反应,后经辗转加减变通,继续使用反药控制了病情。恰好近日又读了贵报2011年7月29日载“使用十八反,犯禁还是突破”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