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白居易的养生诗话

白居易的养生诗话

白居易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为后世留下了300O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任他的众多诗篇中,有不少是抒写他的生死观和养生方法的。由于白居易处世达观,养生有道,享年74岁,在那“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可谓高寿。从白居易的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养生方法主要有三:一是练气功;二是重保健;三是喜旅游。“负闭宣月座,和气生肌肤,初似快醇醪,又如蛰若旁,外融为骸畅,中适一念无,旷至妄所存,心与虚俱无。”这首诗是描写地练气功时的情景。诗的大意是:关着门在幽静的室内坐着练气功;练出温和之气,可使肌肉结实,皮肤健美;练切之初就象喝了甘美的酒,如醉如痴,又好象昆虫入洞冬眠,旁若无人;全身暖融融的感到十分舒畅。这个时候他一点杂念也没有,好象进入了一个极其空旷虚静的地方,把一切都抛到九霄云外走了。“湛湛玉泉色,悠悠泰云身。闲心对定水,清静两无尘。手把青筇杖,头戴白纶巾。兴尽下山去,知我是何人。”这是白居易的一首典型的旅游游览胜诗。诗的大意是;西湖姑山王泉的水湛湛澄清,我漫游其间就象那悠悠飘荡的浮云,以安闲的心情看那无波无浪的泉水,我的心出象泉水那样洁白恬静,不染一尘;手拄着竹青拐杖,头戴着白色的纶巾,边走边看直到后兴才下山,我完全陶醉在自然的美景之中,连自己也忘却了。在白居易的诗篇中,还自不少是记述地自我保健治疗疾病的情景。譬如,“药酒醺醺引醉眼,摩挲病脚曰阳前。”事说他用药酒导按摩来治疗自己的风湿性足关气炎。“风屡侵凌临老头,血凝脑滞不调柔”则是记过气管炎与气候的变化有关,于是写下了:“气嗽因寒发,风痊欲雨生;病身无所用,唯解卜阴清。”在那科学不倡明的时代,白居易能有这般丰富的医学科学知识,实在是谁能可贵的。此外,白居易认为,人的寿命之长短,不在于人的胖瘦和贫富。他的观点展:“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诗人对于当时社会上士大夫阶层中所流行的求仙学道、服石炼丹以求不死的愚昧做法非常反感。他说:“莫学长生法,仙方误杀君。”白居易在《海彩漫》一诗中,还对秦始皇、汉武帝多人幻想长生不死,千方百计寻求仙月妙药的行为加以讽刺和评击。“生事纵贫犹可过,风情虽老末全销”,这正是诗人“乐天”精神的自我写照。面对坎坷的人生和仕途沉浮,白居易胸襟豁达、淡泊名利、养生有术,故才得以高寿。白翁在易后所留下的诗词中,许当养生、健身和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及独特见解,是十分值得我们重视和继承的。

猜你喜欢

  • 吃饭满头汗,湿热上蒸怎么办?

    这个出汗的类型啊,有很多,中医把它分为自汗,盗汗,那还有一部分病人呢?是自汗当中的一种,是以上半身出汗为主,特别是在稍微活动之后啊,或者是吃饭之后啊,或者是喝点水,马上就出现上半身出汗,以头面或者头颈部为主。那这样的病人呢,我们就要认真的分

  • 老人吃肉有讲究,这样吃才能长寿

    临床上,我们发现有些老人过度的追求这些养生或者是健康,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或者以全素为主,甚至连蛋奶都不吃,临床上我们发现有个别老年人甚至因为控制这些饮食造成了营养不良,甚至是严重的贫血,是在临床上都发生过,这就得不偿失了。老年人随着年龄增

  • 三伏贴人人都能贴吗?

    大家好,大家呢都对三伏贴呢有所了解,它的完整叫法呢,应该叫做伏九贴敷法,就是在三九和三伏进行穴位的贴服,利用药物渗透的原理,刺激穴位来达到振奋阳气,祛病防病的效果。那适合哪些人群呢?伏九贴服呢,适合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

  • 心脏供血不足会有哪些症状

    那么中医,通常把这类疾病归结为胸痹心痛,或者是心悸怔忡等等。它主要的疼痛方式,通常我们所说的心胸痹痛,通俗来讲叫心绞痛,或者是闷痛,刺痛,烧灼样疼痛,或者是刀割样疼痛。那么以绞痛和刺痛为多见。通常诱因都是因为劳累,比如说老年人早晨起来去早市

  • 肝火旺引发四大危害,如何降火

    首先,就是失眠多梦,为什么会引起失眠多梦呢?是因为肝火扰动心神,中医讲,肝属木,心属火,肝火旺盛的时候,木能生火,就会使心火亢盛,心神就被扰动,就会引起心神不安,从而出现失眠多梦,那同样,肝火也会犯胃,出现脘腹胀痛,肝属木,胃属土,木能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