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气血不足与肩周炎

气血不足与肩周炎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其发病年龄多在50岁左右,故又有“五十肩”之称,也称“漏肩风”。它是以肩部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病。其发生多见于肩部有扭伤、挫伤史,以及慢性肩部损伤者,或因肩部常受风寒者。病人肩关节僵硬,活动困难,好像冻结在一起一样,因此又称“肩凝”、“冻结肩”。

肩周炎多由气血不足、外感风寒所致

过度劳累者较容易引起肩周炎。肩周炎会造成患者肩关节活动受限,诸如前屈高举、后伸、外展、内旋等受影响,造成洗澡、穿衣等动作不便。中医认为,此症与气血不足有关,常因年老体衰,功能退化,或因劳累过度而导致肝肾亏损,气血不足,最后造成功能障碍,以致肩关节活动受限。或外感风寒湿邪因素,因久居湿地,风寒露宿或长期劳损,又因肩部露卧受凉,以致风寒湿邪客于血脉筋肉,引起拘急疼痛。还可因外伤筋骨造成,当跌扑闪挫等使筋脉受损而瘀血内阻,拘急疼痛,或肩关节脱臼或上肢骨折,也可能造成韧带、肌腱、关节囊充血、水肿、渗出,发生粘连。

常见患病人群包括关节退行病变者,停经妇女。其软组织、软骨、轫带弹性会变差,使肩关节的杵臼关节变松弛,而使关节易出现脱位的现象,后续引起发炎,再造成粘连形成肩周炎。许多患者常因肩关节周围发炎后,因害怕疼痛而未及时治疗,或不敢活动引起肩关节软组织粘连。当天气变冷,血管收缩,血循变差,肌肉的活性、弹性降低时,肩周炎症状会加重。

补气养血、活血通络辨治肩周炎

中医针对肩周炎辨证大致可分为风寒湿痺、气血两虚、肝肾亏损、筋骨损伤四种类型。可从祛湿、补气养血、养肝肾、活血通络、理血止痛等方面进行治疗,改善症状。

风寒湿痺型 可见肩周重滞疼痛、酸胀不舒,夜间尤其明显,肩关节屈伸不利,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或沉细。风胜者,可用羌活胜湿汤加减,治寒湿邪;寒胜者,可用麻桂温经汤加减,有助于温经散寒。

气血两虚型 可见面色无华、气短乏力,肩关节疼痛,劳累痛更加重,休息则减轻,舌淡苔薄白,脉沉细乏力,可用黄芪五物汤加减,有助于益气温经、补虚宣痺。

肝肾亏损型 可见头晕、目眩、耳鸣、步履无力,肩关节功能障碍明显,举动无力,但疼痛不甚明显,舌偏红、脉细弱,可用独活寄生汤加减以改善筋骨挛痛。

筋骨损伤型 可见骨折以及上肢其他部位筋骨损伤,长期固定或日久的累积性损伤,使瘀血凝滞,风寒湿痹;可用身痛逐瘀汤加减,达到活血通络、理血止痛的目的。

针灸+推拿+活动治疗肩周炎

肩周炎可配合穴道治疗。方法有推拿抬举法、针灸,配合功能锻练等。按照“经之所过,病之所治”原则,针灸可取穴位包括:肩顒、巨骨、臑俞、肩贞、肩前、臂臑、承山等,每次取3~4个穴位。

穴道治疗包括经过大肠经,也就是经过肩部阳面前路;还有三焦经,也就是经过肩部阳面中路;以及小肠经,经过肩部阳面后路。此外,承山穴属膀胱经,也与小肠经相连接。并且可配合远部取穴,帮助疏通经脉调畅气血,增强局部活血止痛;并可配合活动及气功疗法加强疗效。

虽然有少数肩周炎患者可以自愈,但是,大部分患者都必须承受漫长的治疗过程;所以预防肩周炎的发生,避免肩部过于受累、注意姿势等格外重要。(邰婉)

猜你喜欢

  • 舌中间有裂纹是什么原因

    大家好,很多患者呢经常跟我讲,你看我舌头中间有裂纹,很担心我这是怎么了。我们看,一共有四种情况,第一个,阴虚血亏,第二个肾阴不足,第三心血不足。这三种情况基本算一个情况,就是第一种,阴虚,阴虚血不足。第一个考虑舌头特别薄,瘦,小,同时呢中间

  • 爱生气胃不好是什么原因,应怎么调理?

    大家好,那么今天呢我们讲一下脾虚和肝火旺的问题。现在肝郁和脾虚的患者是非常多。实际上呢很多疾病它往往有一个同样的症,肝郁脾虚。就是第一个我们讲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说有人讲,我气虚啊,我乏力等等,这个都是是脾虚来的。但是肝郁有什

  • 便秘怎么快速排便4个小方法

    大家好,便秘呢也困扰很多朋友。那么什么叫做便秘?你是否有便秘?首先你要搞清楚。第一个是大便的周期的问题。首先一周之内大便小于三次。有的患者说你看我大便两天一次,这样的话肯定就不属于了。但是呢咱们讲三天一次,四天一次,这个就是便秘。第二个大便

  • 自汗盗汗中药良方

    大家好,最近呢我遇到一个患者,他的特点是什么呢?二十四小时出汗,早晚都出汗,白天呢稍微移动吃点儿饭,大汗淋漓。晚上呢睡觉之后呢,半夜一看这个枕头上都湿了,都是出汗,那么这种汗呢它是有不同,白天的出汗我们叫什么呢?叫做自汗。那么自汗的原因是什

  • 经常排气怎么调理

    大家好,有人问他说天天放屁,他说排毒,这个天天放屁呢有很多原因。第一个就是首先从西医讲肠道菌群失调,第二个便秘,但是这俩是相关的,便秘有可能就是肠道菌群失调形成的。然后第三个肠炎或者可能有一些更严重点,可能有肠癌的反应。那么从中医辩证来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