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用药不当可致营养不良

用药不当可致营养不良

14岁的小涛是“老”病号,近几年吃药不断,尽管小涛的妈妈想方设法为孩子变花样地做各种有营养的食物,小涛也不是偏食挑食的孩子,但他长得像瘦猴一样。妈妈焦急地找医院求诊,经医生多方面检查,确认为是药物性营养不良后,经适当控制用药,加强体育锻炼,加强饮食调养等措施,小涛的身体渐渐强壮起来了。

不少人的营养不良症往往从饮食或疾病等方面寻找原因,却常常忽视了药物性因素。其实,药物可影响人体对某些营养物质的吸收、合成、代谢和排泄过程,若长期服药或用药过滥也可引起营养不良,恐怕是许多人所始料不及的。据统计,由药物引起的消化系统方面的不良反应,约占药物副作用的1/3以上。

有些药物如新霉素、对氨基水杨酸钠、四环素、阿司匹林作用于消化道,阻碍了食物消化吸收的正常过程,而导致脂肪性腹泻,或引起蛋白丢失、维生素缺乏,水盐代谢紊乱。长期使用消炎痛、保泰松、强的松、利血平、氯化钾、胍乙啶等,可刺激胃肠壁上皮细胞,导致胃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及出血,直接或间接地阻碍了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些药物可损害肝细胞,阻碍肝脏代谢、合成、转化等功能,影响了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和利用,产生代谢性营养不良。如长期使用洋地黄容易导致肝脏积蓄药物残毒而致慢性中毒;抗癫痫药苯妥因或苯巴比妥可破坏维生素d的代谢,干扰钙的吸收而引起佝偻病或骨软化症;利福平、丙咪嗪、异丙肼、呋喃坦啶等容易直接损害肝细胞,

引起胆汁瘀积性黄疸。

预防药物性营养不良发生的根本措施在于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病人一定要遵照医嘱,切忌擅自加大药物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特别不要自行盲目用药。在服用某些药物的同时,针对可能缺乏的营养物质,适当地补充相应的维生素及其他营养物质,并注意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以避免发生药物性营养不良。

猜你喜欢

  • 滋阴益肾,利湿清热,益气化瘀

    组成:生地15克,山茱萸10克,旱莲12克,粉丹皮9克,泽泻10克,茯苓12克,猪苓15克,怀牛膝12克,桑寄生15克,白茅根30克,生益母草30克,黄芪30克,小叶石韦12克。功效:滋阴益肾,利湿清热,益气化瘀。主治:肾阴虚、水热互结、瘀

  • 支气管哮喘患者最应注意的问题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中国成人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0%,儿童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2%。近年来,它仍在逐渐增加。目前,许多患者对这种疾病了解不多。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二设立为世界哮喘日,

  • 痛经药膳方

    有些女孩从月经开始就有痛经问题,轻度下腹痛,经过后,逐渐缓解;严重腹痛难以忍受,面色苍白,身体瘦,声音低,甚至伴有昏厥等症状。这种情况属于原发性痛经,在未婚妇女中更为常见,大多数在月经初潮或初潮后不久开始发病,腹痛主要位于下腹中部,喜欢热,

  • 胆道蛔虫症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相鉴别

    胆道蛔虫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以30岁以下的青少年较多。胆道蛔虫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进行鉴别,如胃痉挛、急性胃炎、胰腺炎、胆石症、胆道蛔虫和胆石症并存,有时很难识别。因此,当诊断不明确时,西医镇痛解痉,掩盖症状,延误诊断;中药因煎药费时,呕

  • 养神补心安眠类对药

    现代名医施金墨先生从医60多年,博览医籍。他在古今中外都在寻找。他学习严谨,医理透彻,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尤其是善用对药。现总结施老治疗失眠的经验,介绍如下:辨证施治分九法。施老将临床上看到的失眠分为四种情况:睡眠不能;睡眠时间短,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