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踢毽子的魅力

踢毽子的魅力

王琴 中国中医科学院

踢毽子这项传统的民族体育运动,在我国流传久远。据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记载,踢毽子起源于我国汉代,盛行于六朝、隋、唐。宋朝史学家高承在《事物记源》一书中,对踢毽子有详细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里外兼踢、拖抢、耸膝、突肚、佛顶珠等各色。”明清时期踢毽子有了更进一步发展。它的特点是活动筋骨,促进健康。在古都北京,踢毽子还有一个富于诗意的名称——翔翎。

今年67岁从商业系统退休的刘玉山老师傅,身体结实健壮,从小就喜欢这项运动。他介绍说:踢毽子以盘、磕、拐、绷四种踢法为基本功。练习一段时间掌握了基本功以后,就可以参加花样踢,也就是接落、绕转、穿插、跳踢等。近10年来刘师傅多次参加北京市的比赛,全部获奖。他深有感触地谈到,踢毽子主要是踝关节、膝关节和骻关节的灵活协调,可提高人的反应能力。男女老少皆宜,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经常适度踢毽,可以舒筋活血、延缓衰老、益寿延年。

米景芳师傅是食品行业的职工,踢毽子也有几年了,他高兴地告诉笔者,以前血压高,腰椎、颈椎都不好,经过几年的锻炼,血压已基本恢复正常,腰椎、颈椎病均有明显好转。因为下肢在做接、落、绕、踢动作时不但要跳,腰和上肢、颈部都要运动,可以灵活关节,使肌肉韧带富有弹性,促进心肺系统全面锻炼,对身心健康非常有益。

是啊,当你走进公园、广场,甚至小区的楼前屋后,不时可见踢毽子的人群。有单人踢、双人踢,也有年轻人踢,更多见的是五六位中老年人,围成一圈踢,毽子在人群中上下飞舞,踢者在最有利的一刹那控制它,并在空中完成各种动作,也有人利用足内、外侧、正脚面或头顶将毽子停住,稍后又将它抛向对方,还有人为救险,身体几乎横向空中来个倒踢紫金冠,引来阵阵喝彩。这就是踢毽子的魅力,它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踢毽子的运动中来。

猜你喜欢

  • 邹润安论柴胡

    “邹润安论柴胡”作者为四川自贡怡康中医诊所王昆文。《本经》谓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积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出新”。在《伤寒杂病论》中,组成含柴胡的经方共9个,而且至今仍是临床常用方,其中最著名的有大、小柴胡汤,四逆散,鳖甲煎

  • 急性肝功能衰竭中医适宜技术

    急性肝功能衰竭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大量肝细胞坏死,或肝细胞内细胞器严重功能障碍,致短期内进展至肝性脑病的一种综合征。病情凶险,发病后12~24小时发生黄疸,2~4天后昏迷,并有出血倾向,见于暴发性病毒性肝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氟烷麻醉中毒

  • 开路药 调胃肠——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5)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制作好之后,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充分消化吸收是关键。对于脾功能不好的人,服用膏方前需要先服用运脾健胃的“开路药”,如一些经典处方六君子汤、平胃散、保和丸等,也可以先进行试探性调补,观察其服药后的反应。而对于脾胃功

  • 自拟方治热病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组成 青蒿12克,银柴胡9克,桔梗9克,黄芩9克,连翘9克,金银花15克。主治 本方适应于临床多种发热证,如久热不退、外科术后感染、妇科热入血室、产后发热、妊娠发热,或原因不明的发热,症见高热寒战,寒热往来

  • 浅释大青龙汤相关条文

    商本平 张海燕 山东省荣成市人和中心卫生院大青龙汤有关条文见于《伤寒论》38、39两条。38条曰“太阳中风,脉浮紧……”39条曰“伤寒,脉浮缓……”联系《伤寒论》1、2、3三条不免使人疑窦重重。太阳中风脉本浮缓,伤寒脉本浮紧,如何又言“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