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经络按摩长寿

经络按摩长寿

夏季,正是各类疾病的高发期,中医理论上一直有“诸病于内,必行于外”的说法,身体出了问题,必然会在外部表现出症状。日前,《求医不如求己》一书的作者中里巴人再次来到了天津,做客《健康大学堂》节目。他通过对人体经络的讲解,向大家传授了依靠按摩穴位来“自愈疾病”的方法。本版对他进行了专访。

中里巴人告诉大家,身体无时无刻不在向你传递信息,腰酸腿疼都有一定的“潜因”,相应地,身体还提供了对症治疗疾病的“良药”,不同的穴位有的能预防疾病,有的则能治疗、缓解各项病症。一旦你找到了这些病症的根本,你就会发现原来身体有如此强大的自愈潜能,这样一来,你也就不会再害怕疾病的侵袭了。

穴位不准无大碍

心包经是人身体上的一条“救命经”,虽然上面的穴位相对较少,但不少穴位都是专病专穴,其他穴位无法取代、对症使用的话,它就是灵丹妙药,且没有丝毫的副作用。比如处于腕横纹上10厘米处的郄门穴(胳膊长短不同,这是大概位置),它对于防治心绞痛疗效神奇。手腕处的大陵穴穴性属补,能治疗失眠、肠胃不消化等症状,常按此穴的功效等同于吃胃动力药。掐按劳宫穴(手心正中,中指弯曲过来处)能补养心脏,且补养速度极快。值得一提的是,古人给每个穴位命名都不是随意为之的,比如“劳宫穴”就有劳累以后到宫殿里休息的意思。

很多人在按摩穴位时表示找不准穴位,其实这种现象很正常,每个人高矮胖瘦不同,穴位自然也会有细微的差别;而且不同穴位图在穴位的标注上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再精准的穴位图也会有瑕疵。中里巴人建议大家不要“郑人买履”,应遵循“离穴不离经”的宗旨,按图索骥找到穴位的大概方位后再摸索寻找“痛点”,一般来说哪里有痛感,基本上哪里就是你要找的穴位。

按摩推拿有讲究

人身体上的穴位有上百个,一般来说,经络的循行路线参考穴位图就可以。不过越是重要的穴位越有它的“脾气”,有的穴位需要特殊的按摩方法,只有“顺着”它才能让你的治疗按摩事半功倍。比如前面提到的救急宝穴——郄门,因为此穴比较深,要右手大拇指点郄门穴,同时左手掌作顺时针旋转来按摩才可以达到疗效。

夏季快要到了,很多人尤其是小孩会出现夜晚燥热、口干舌燥、睡不着等症状,从手指根部向手尖方向推手指,连续几分钟后人就会很快入睡。用手从劳宫穴推到胳膊窝处的曲泽穴对儿童有祛火、退烧的作用,但虚寒体质儿童慎用,而且切记是从手部往胳膊上推,如果方向错了效果会适得其反。

有的人感觉自己上火有痰,想找到化痰的穴位,中里巴人表示化痰的穴位不止一个,关键在于要事先认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痰。中医上将痰分成三类:气郁之痰、脾虚之痰和血痰。气郁之痰是大家平时理解的脂肪瘤,主要由于憋气胸闷而成。我们咳嗽出的痰有时不是来自肺部,而是脾虚生痰,如此则应健脾祛湿。血痰是高血脂形成的,由于血脂堆积而生成的痰。这三种痰可以互转,事先确定病因,以免张冠李戴。

经络按摩之调气三焦经

三焦经从眼眉外处一直延伸至手指,只不过它的脉络是沿着胳膊外侧分布的,它使得各个脏腑间能够相互合作、步调一致,就像一台晚会的导演,起到把握全局的作用。

古语云:百病由气生,气郁方面的疾病都可以通过三焦来调理。按中医《黄帝内经》的解释,三焦是调动运化人体元气的器官。老百姓可以把三焦经通俗地理解成西医所讲的内分泌系统。华佗在《中藏经》中说:“三焦者,总领五脏、六腑、荣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三焦之气和则内外和,逆则内外逆。”

三焦经是肝火宣发的出气筒,按摩三焦经的各个穴位可以起到降火、消气的作用。按压消泺穴,可以治疗气郁胸闷,掐中渚穴可以治小腿抽筋,支沟穴可以治胁痛岔气,液门穴可以治口干咽痛……广大更年期的女性更应重视三焦经,它的终止点穴位为丝竹穴,正好是女性长鱼尾纹的地方,而且很多女士这个地方最易长斑,刺激三焦经可以防止长斑和减少鱼尾纹。这条经绕着耳朵转了大半圈,所以困扰更年期患者的耳部疾患如耳聋、耳鸣、耳痛都可以通过三焦经通治。

打通经络最重要

有的人反映很多穴位按摩后并没有痛感,中里巴人表示这实则是气血不通所致。他比喻人的穴位好比灯泡,而经络是给灯供电的线路,要想灯亮线路应先通,要想穴位有疗效经络要先通。中医经常说“五脏六腑”,这“六腑”为胃、大肠、小肠、膀胱、胆和三焦。前五腑像容器,时满时空,周而复始。而三焦就是操控脏腑的指挥系统。古人将三焦分为三部分——上焦、中焦、下焦,上焦主心肺,中焦主脾胃、肝胆,下焦主肾、膀胱、大小肠。如果三焦经不通畅,你的身体各项机能都不会好,所以打通经络非常重要。

怎么打通呢?中里巴人说:“就是要把经络揉开了。”让经络通畅,血液才能畅通无阻,老寿星的经络都是非常健康的,所以可以说经络通畅与否决定着你的寿命长短。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练瑜伽,觉得瑜伽能使自己全身通畅,其实从中医理论上讲瑜伽就有打通经络的功效。

猜你喜欢

  • 龙胆泻肝汤治酒毒性阳痿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任某,40岁,农民工。2009年9月10日初诊,在外打工两年,常干重活累活,平素以酒解困,渐致性欲淡漠,阳事举而不坚,或不能完全勃起,时或头晕。回家与妻子圆房很不如意,自行购买雄狮丸、男宝、回春丹等强壮药,服

  • 急性胆囊炎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胆囊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胆囊急性化脓性感染,80%~95%的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结石引起;另有10%左右的患者并无胆囊结石,而是因细菌感染、创伤、化学刺激所致,称为非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本病是急腹症的常见病因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

  • 小儿脾胃病常用方药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笔者从事临床30余年,发现儿科以脾胃病为多,消化不良、厌食、腹泻等症最为常见,笔者常用以下方药治疗。厌食 小儿厌食当以调和脾胃为先,笔者常用理脾汤治疗:苍术3克,陈皮3克,厚朴3克,神曲6克,焦山楂6克,炒麦芽6克,鸡

  • 风湿性关节炎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5)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刘某某,女,43岁。2007年12月9日初诊。患者自述素有风湿性关节炎,每逢阴雨天气,全身关节活动受限,僵硬不舒,沉重无力。口黏,口干喜饮,二便正常。舌有齿痕,苔偏黄,脉弦细。辨证为寒湿之邪,瘀痹关节,治以散寒祛湿,活血

  • 仲景五泻心汤异同辨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五泻心汤出自仲景《伤寒论·太阳篇》,用以治疗太阳病误下变证的五种痞证。痞证是指患者胃脘部有痞闷不舒或有堵塞感的一种自觉症状,不仅可见于伤寒误下邪陷,亦可见于内科杂病、温热病等。仲景五泻心汤,首创辛开苦降、寒温并用的治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