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鸡骨草种子繁殖方法

鸡骨草种子繁殖方法

鸡骨草又名红母鸡草、黄食草、广东相思子等,以全株入药。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疏肝上痛、活血化瘀等功能。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胆囊炎、胃痛、风湿痹痛、跌打肿痛、毒蛇咬伤、乳腺炎、泌尿系感染等病症。除直接供配方用药外,还是中成药鸡骨草丸、鸡骨草肝炎冲剂、鸡骨草胶囊等制剂的主要原料,并且是出口创汇的大宗中药材之一。随着国内外对鸡骨草需求量增加,野生资源减少,人工种植处于小面积的状况,在今后几年可适当扩大种植面积,建立起稳固的生产基地。鸡骨草在生产上一般采用种子育苗繁殖,其法如下:

留种

在鸡骨草原种植地,当植株生长至20cm时进行打顶,使之长出多的分枝,增多其结荚,提高种子产量。打顶后的鸡骨草植株,及时用小竹条进行插篱,并将藤蔓引攀,使其缠绕于篱杆向上生长,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9月份以后,藤蔓进入开花结荚期,每月施1次腐熟厩肥、草皮灰、过磷酸钙(20kg)等混合肥,每亩每次施1000kg,以提高开花结荚率和促使种子饱满;到11月份,当果荚由青绿色转为黄褐色、种子变硬时,即可分批进行采收(因果荚成熟不一致)。

选种

实验证明,鸡骨草种子的发芽率与选种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应从生长发育强壮、无病虫害、丛生茎藤多且长条、根部粗壮的母株采荚为宜。此外,鸡骨草种子发芽率还与种子成熟度成正比,与种子干燥方法也有密切的关系。晒干的种子,干燥快、硬实率高,发芽率较低。阴干的种子,干燥慢,硬实率低,发芽率较高。两者相比,后者发芽率较前者高1倍。因此,作种用者,应选择中熟种(果荚黄色时采收),而不应选择老熟种(果荚褐色)。干燥种子时,宜阴干。阴干后的种子,选择颗粒饱满者置通风阴凉处贮存备用。

种子的处理

鸡骨草种子具硬实的特性(蜡质包被),在播种前必须进行处理才能提高发芽率。其法是:(1)用1份种子加3份河沙混合均匀进行搓擦,擦薄种子外皮(以利吸水发芽),然后除去河沙,将种子置于温水中浸泡24小时(中间换水2次)。待种子吸水膨胀后,捞出滴干水分,进行播种。此种处理方法,可使种子发芽率达85%~93%以上。(2)用95%硫酸500ml,种子250g,一起置缸中混合,用木棒不停地搅拌6~8分钟,滤去硫酸,用清水将种子漂洗干净,然后用40℃的热水浸泡10~24小时后播种。此种处理方法,发芽率高且快,可达92%左右。

播种

育苗地的选择:宜选择种植地附近有水源、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低矮山丘平缓处做育苗地。经过多次犁耙使土壤松碎后,每亩施腐熟厩肥、草皮灰1500kg,再浅耙1次,起畦高15~20cm、宽100cm,整平畦面,以待播种。

播种:每年3月间进行。当天气回暖,气温上升至20℃左右时播种:将种子均匀地撒在育苗畦面上,覆细碎土1.5cm,再在上面铺盖一层杂草。播种后,要勤淋水,保持畦土湿润。种子发芽出土后,将盖草揭除,随后追施1~2次稀薄人畜粪水,促使幼苗粗壮生长。待苗高10cm左右,即可移植。一般每亩苗圃播种量2.5~4kg。

猜你喜欢

  • 胃癌的护理要点与预后转归

    【护理要点】首先患者应有一个清新、温馨的生活环境,忌喧哗、躁扰;家属应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情感思想交流,不应歧视、冷漠患者,及时发现和排除患者各种烦忧。帮助患者戒除烟酒及其他不良生活习惯。患者的饮食应有规律,宜清香可口,富于均衡营养又易于消化。

  • 胃癌患者心理护理

    专家指出,肿瘤病人有4种常见心理问题,而如何解决这些心理问题,对于增强病人的安全感与康复的信心意义重大。角色紊乱一个人得了病,就迫使他由一个常态社会角色转换成病人的角色。他需要停止平时担任的工作,不能照顾家庭,反而需要亲人照顾自己。专家介绍

  • 胃癌的辨证论治与单方验方

    1、辨证论治(1)肝胃不和主症:胃脘胀满疼痛,窜至两胁,或嗳气、泛酸、呃逆、胸胁苦满,纳呆。舌质淡红或暗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治则: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2)气滞血瘀主症:胃脘刺痛拒按,痛有定处,或可扪及肿块,腹满不

  • 胃癌患者术后饮食护理

    胃癌病人在手术后会发生早期饱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打嗝、泛酸,不能消化足够的营养,体重下降等现象。再加上术后病人胃储备能力丢失,会导致胃蛋白酶减少,蛋白质消化不良,因此术后的饮食调养非常重要,否则会给放、化疗带来一定困难。胃癌术后的患者在

  • 胃癌的病因病机与诊断要点

    胃癌是常见恶性肿瘤,是消化系统最多见的肿瘤。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恶性肿瘤之首,每年死于胃癌者达16万人,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23%,占消化系统肿瘤死亡人数的50%。胃癌的病因与环境因素密切有关,饮食习惯与饮食结构、胃部良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