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胃癌的辨证论治与单方验方

胃癌的辨证论治与单方验方

1、辨证论治

(1)肝胃不和

主症:胃脘胀满疼痛,窜至两胁,或嗳气、泛酸、呃逆、胸胁苦满,纳呆。舌质淡红或暗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治则: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2)气滞血瘀

主症:胃脘刺痛拒按,痛有定处,或可扪及肿块,腹满不欲食,呕吐宿食,或如赤豆汁,或见柏油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治则: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

(3)脾胃气虚

主症:面色萎黄或苍白,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食后胃脘饱胀不适,恶心呕吐,吐后胃静,大便溏薄,久病则形体消瘦。舌质暗淡,舌体胖大可见齿痕,苔白或腐腻无根,脉沉细无力。

治则:益气和胃,健脾消食。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4)痰气交阻

主症:胸脘胀闷或心下痞满,吞咽不利甚则呕恶痰涎,口淡无味,纳呆食少,腹胀便溏。舌苔白腻而厚,或黄腻,脉弦滑。

治则:健脾燥湿,化痰散结。

方药:二陈汤合海藻玉壶汤加减。

(5)胃阴不足

主症:胃脘灼热隐痛,嘈杂不适,饥不欲食,口干喜冷饮,大便干。舌红而干,或见舌有裂纹,苔少或苔花剥,脉细数或虚数。

治则:益胃养阴,清热解毒。

方药:麦门冬汤合益胃汤加减。

(6)脾胃虚寒

主症:胃脘痛喜温喜按,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宿谷不化,泛吐清水。肾阳虚则见形寒肢冷,神疲乏力,畏寒倦卧,便溏浮肿,或五更泄泻,小便清长。舌质暗淡,可见齿痕,苔白水滑或白腐,脉沉细或沉缓。

治则:温中散寒,温肾助阳。

方药:理中汤加减。

(7)气血双亏

主症:面色无华,唇甲色淡,自汗盗汗,或见低热,纳呆食少,胃脘可见肿块疼痛,或食后胃胀,或饮食不下,全身乏力,动则气短,形体消瘦。舌淡或舌质暗淡,或见瘀斑,脉虚或沉细。

治则:气血双补,兼行气活血,或解毒化瘀。

方药:十全大补汤加减。

2、单方验方

(1)浙江三根汤:藤梨根、水杨梅根、虎杖根各30g。水煎服,日1剂,分2次口服。

(2)干蟾皮0.5g,儿茶0.5g,延胡索0.3g,云南白药0.4g。上药共研细末,每日1次,每次1.0g,一星期后每次量增至1.2g,两星期后增至1.4~1.5g,三星期为一疗程。服药时如有恶心呕吐,为中毒表现,应减少服药量,严重者停药。

(3)胃癌粉:乌蛇、螃蟹、鹿角霜各60g。晒干,研细末,每次5g,每日3次。

(4)八月札、铁树叶、白花蛇舌草各30g,蜂房、白术各9g,陈皮6g。浓煎,每日1剂,分2次口服。

3、其他疗法

(1) 针灸疗法:主穴选中脘、膈俞、胃俞、足三里;配穴选内关、脾俞、三阴交。

(2) 饮食疗法:化疗期间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故可进调补脾胃和滋补肝肾之品,如黄精、山药、薏苡仁、枸杞子、首乌、大枣、生姜等药食两用之品,以及鸡蛋、瘦肉、动物骨髓、蜂王浆、人胎盘、当归生姜羊肉汤之类。放疗期间主要为热毒伤阴表现,可偏重进食梨汁。胃癌术后宜少食多餐,每餐进干食,少饮汤,可减少倾倒综合征发作次数和减轻发作程度。宜进高蛋白、高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类食品。此综合征忌牛乳。

猜你喜欢

  • 喝红糖水可以缓解痛经吗

    首先看这个痛经的原因,我们以前讲过,痛经从大的方面讲有三个方面,一个是虚,一个寒,一个淤,其实大家看红糖水这个功效就是温经散寒的功效,所以红糖水主要针对哪一些症状有效呢?就是寒症引起的痛经比较有效,如果对淤的话就没什么效果了,假如你宫寒引起

  • 更年期如何调理

    对于这个更年期的症状,首先是调节自己的心情啊,不要焦虑,首先感觉这个力气越来越不如从前,这个情绪就感觉力不从心,就感到焦虑,这个首先从心理上调理的话,就是舒展我们的心情。第二个我们从饮食方面,一般那个更年期这种阴虚火旺,我们尽量不要吃什么助

  • 更年期脾气为什么暴躁

    我们正常的是肝肾气血充盈呢,到更年期时候,气血亏虚,肝肾亏虚的话,就肝脉不足,会导致这个肝经有淤堵的情况,就脾气比较大,就这个肝主疏泄的功能得到了破坏。

  • 人睡三觉命比纸薄是什么意思

    一、带气睡觉。中医认为,过度生气会导致体内气血紊乱,造成气机淤积,身体气血一旦失调,健康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在睡前心情要尽量保持平和。二、懒觉。中医认为久卧伤肝,尤其早上是阳气生发的时候,这个时候睡懒觉对健康是不利的。三、饭后立即睡觉容易加重

  • 红豆和赤小豆的区别和功效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人会把红豆和赤小豆弄混,其实这两种豆子还是有区别的,无论从外形还是功效上,两者都不太一样。红豆圆而大,常常用作食材,具有化湿补脾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比较实用。而赤小豆扁而小,常用于入药,具有利湿消肿,清热退黄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