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网上自诊 误诊率高

网上自诊 误诊率高

身体有啥不对劲,不再去医院,鼠标一点“网上看病”。时下,在医患关系紧张和看病贵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选择这种诊断方式。而医生却提醒,自行诊断的误诊率高,若是因此耽误治疗,就是索赔投诉都毫无办法。

现象:自行诊断频频“误诊”

最近几天,小田的皮肤又开始瘙痒起来。这是她多年的老毛病了,经常到了夏天就发作,以前并不严重,也就没放在心上。然而,今年似乎严重许多,“痒起来,一抓就是两道白痕,而且是凸起来的那种,过许久才能消下去。”

小田的妈妈和外婆都曾患过荨麻疹,她便怀疑自己这是遗传了家族的皮肤病。在网上搜索了一通后,她更是确定了自己的病症:“就是荨麻疹,我看网上有几个人症状和我一样,都说自己是这个病。”

网上说这个病很容易治疗,她便准备“照方抓药”,去药店买些对症的药吃吃。但是,她的丈夫不放心,一再坚持让她去医院找医生检查。一查还真是荨麻疹,但是较为难治的一种,“说根治需要一到两年才行”。

她不由一阵庆幸:“还好尚未轻易用药,万一吃错药吃坏身体就麻烦了。”

隐患:误诊率高

目前,还没有权威调查数据显示,网上看病究竟误诊率能达到多少。但是,江苏省扬州市一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殷安康告诉笔者:“自行诊断极易误诊,而且越是严重的、复杂的疾病,误诊的可能性则越高。”

他说,现在医院里,医生看个病往往都需要再三检查,询问病史,患者自己网上一搜索就能看出端倪来,实在难以令人信服。而且,如果在网上看病,出现了差错,不仅后果难以弥补,就连投诉索赔都毫无门路。

医生们更是提醒,如果是网上查查资料求个放心,也就罢了;若是看完后,还从网上搜索药方,自行医治,则万万不可。此外,还要留心被一些别有用心的骗子抓住心理弱点,落入“网络医骗”的陷阱。(苏扬)

猜你喜欢

  • 川贝母怎么吃效果好?

    川贝母是润肺止咳的名贵中药材,川贝母被使用的历史悠久,且疗效卓著,驰名中外。是药就有其偏药性,川贝母的副作用自然也是一大问题。作为具有清热润肺的草药,川贝母也时常被应用在日常美食中,关于川贝母的吃法,吃货们可是各自有“谱”,下面我们就来了解

  • 蛇莓和黄药子的区别在哪里?

    中药在现在这个社会中几乎经常可见,在我们平常家里也会出现中药,因为很多人都用中药调理身体,所以当你食用一种中药时,你应该要对此有所了解,蛇莓和黄药子都是中药食材,那么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蛇莓多野生于山坡、草地上、路旁、沟边或田埂杂草中;全国

  • 黄药子和何首乌的区别

    当前社会下人们普遍都很注重于中药食补之类的东西,药材吃的种类多种多样,各种要吃、要喝的东西也是相当的讲究的,什么吃的饭要是五谷中的粗粮,但是自己去购买药材最好都了解下,有助于消化的很多药材都有着其自身的别名,去买药材不知道的话,很容易闹出笑

  • 海藻功效与作用

    海藻中含有亚油酸和亚麻酸等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其中不少是二十碳五烯酸,对防治动脉硬化及脑血栓形成十分有益,而且这些脂肪酸在所有的海藻中均含有,含量较多者,可占脂肪酸的15%~20%。海藻中含有较丰富的海藻多糖,从中提取的海藻淀粉硫酸脂,具有降

  • 海藻糖有哪些用法作用?

    海藻糖,这种糖类在21世纪初被人发现,然后才将海藻糖运用到医疗当中,海藻糖中有非常多的微量元素,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以糖苷键构成的非还原性糖,有3种异构体即海藻糖、异海藻糖和新海藻糖,并对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非特异性保护作用,科学家们发现,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