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药治“红眼病”

中药治“红眼病”

陈金伟 广东省连州市北湖医院

进入春季以后,又到了“红眼病”的多发季节。本病中医俗称为“红眼”、“火眼”;现代医学称为“急性流行性结膜炎”,是以结膜充血、脓性黏液及脓性分泌物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眼病。好发于春、夏、秋季,通过接触传染。发病急,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有自愈趋势。本病在中医学属于“暴风客热”范畴。

一、风重于热

症状:痒涩刺痛,羞明流泪,眼眵清稀,眼睑微肿,结膜充血。兼见头痛鼻塞,恶风发热;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治则:疏风解表,兼以清热。

方药:羌活胜风汤。柴胡12克,荆芥6克(后下),防风12克,前胡12克,羌活12克,独活12克,薄荷6克(后下),川芎12克,白芷12克,白术12克,甘草6克,枳壳12克,黄芩12克,桔梗12克。水煎服,每天1剂。随证加减:如风邪不盛,可去羌活、独活。

中成药:可口服防风丸、荆防败毒散、伤风祛毒胶囊、热退眼通片等。

二、热重于风

症状:眼痛难睁开,怕热畏光,眵多黄稠,热泪如汤,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水肿;兼见口渴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数。

治则:清热泻火解毒,兼以疏风。

方药:泻肺饮。石膏20克,黄芩12克,桑白皮12克,荆芥6克(后下),防风12克,栀子12克,羌活12克,连翘12克,木通9克,赤芍12克,白芷12克,甘草6克,枳壳12克。水煎服,每天1剂。随证加减:如大便秘结,加大黄、芒硝,以泻火通便。

中成药:可口服解热祛风冲剂、清热泻火丸、清火栀麦片、眼疾灵散等。

三、风热并重

症状:眼部灼热赤痛,刺痒交作,怕热畏光,泪热眵结,眼睑肿胀,结膜充血水肿,甚则遮掩角膜;兼见头痛鼻塞、恶寒发热、便秘溲赤,口渴引饮;舌红苔黄,脉数。

治则:祛风清热,表里双解。

方药:防风通圣散。荆芥6克(后下),薄荷4克(后下),防风12克,麻黄6克,大黄12克,芒硝12克,栀子12克,黄芩12克,滑石粉12克,甘草6克,桔梗12克,连翘12克,石膏20克(打碎),木通6克,白芍12克,川芎12克,白术12克,当归12克。水煎服,每天1剂。随证加减:如便秘甚,加芒硝,以助泻火通腑;口渴引饮者,加天花粉清热生津,且有助于消肿排脓。

中成药:可口服伤风清热颗粒、小柴胡冲剂、和解退热散等。

四、邪热伤阴

症状:病后日余,眼干涩不爽,结膜充血;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则:养阴清热。

方药:养阴清肺汤。生地12克,玄参12克,麦门冬12克,白芍12克,牡丹皮12克,浙贝母12克(打碎),薄荷12克(后下),甘草6克。水煎服,每天1剂。随证加减:如结膜充血较重者,加地骨皮、菊花、桑白皮,以加强清肺热、利肺气之功。

中成药:可口服六味地黄丸、枸菊地黄丸、阴虚清热冲剂、潮热蒸骨散等。

猜你喜欢

  • 湿气重不用怕,五味中药健脾祛湿

    那我们看一下第一个,陈皮。陈皮首先呢它有行气健脾和胃的功效,同时呢稍微有点利湿的作用,它和半夏合起来还能够去痰。然后茯苓,茯苓这个药呢健脾,利湿兼固。但是呢在这里面呢利湿的作用更强一点,健脾的作用也有。同时呢还有一定安神的作用。白术,补气健

  • 心绞痛,应该如何辨别?避开三点不发作。

    大家好,心绞痛呢是我们中老年人常发的几个症状。那么心绞痛是怎么出现的呢?我们讲这个心脏,就像我们这个拳头一样,上面有一条血管叫做冠状动脉。那么当这个冠状动脉它的血流不畅的时候,心脏的这个肌肉血就不够了,叫心肌缺血。缺血之后呢,还在跳啊,就觉

  • 早起腹泻又怕冷是怎么回事

    大家好,今天呢给大家呢讲一个脾肾阳虚的这么一个案例。这个案例呢,患者是杨先生,四十五岁,那么脾肾阳虚呢,其实我们最典型的一个表现呢是什么呢?是五更泄泻,就是到凌晨的时候,快起床的时候马上肚子疼,要上厕所,天天都这个点。有人说我们就是习惯性早

  • 黄褐斑、脱发什么原因?

    大家好,今天呢跟大家分享一个医案,头发和皮肤都是我们女性特别注意的。因为大家都爱美嘛,那么有的女性就是头发就是一洗头掉一些,一洗头掉一些,头发越来越少。那么还有那个脸上长斑,大块的这个斑。本来很漂亮的,然后一看长块斑之后,马上这个感觉都毁容

  • 更年期症状可以自然缓解吗?

    大家好。那么更年期呢是我们广大女性啊,到一定年龄之后都会经历的一件事情。那么什么是更年期?这个更年期呢其实它就叫做围绝经期。围绕这个绝经附近心个时间,叫做围绝经期,又叫更年期。因为从这个女性的整个生理过程来讲,中医讲二七天癸至,到七七天癸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