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齐鲁历代名医

齐鲁历代名医

伊尹(约商初时期)

名伊,尹是其官职名称;一说名挚。相传为商汤王的厨师,后任宰相。精于本草药性,熟知食物的治病作用,进而总结民间运用食物治疗疾病的经验和药物的治疗性能,创制汤剂。《通鉴》载:“今医言药性,皆祖伊尹。”

扁鹊(约公元前5世纪)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医学家。姓秦,名越人,尊称扁鹊,渤海郑(今山东长清)人。创造性地总结出望、闻、问、切合参的诊断疾病的方法,尤擅长望诊和切诊,被誉为中医学脉学理论的创始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淳于意(约公元前205-前150年)

西汉时期著名医学家。齐国临淄(今山东临淄)人。因曾任齐太仓令,故又称“太仓公”或“仓公”。医术高明,尤以望诊和切脉著称于世。首创“诊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载25个病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案。

王叔和(约公元170-280年)

西晋时期著名医学家。名熙,山东高平(今山东微山)人。博通经史,穷研方脉,精意诊切,洞识修养之道,曾任魏太医令。系统总结了中医脉学理论,编成《脉经》十卷,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有重要影响。整理编纂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使之流传于今。

徐熙(生卒年不详)

南北朝时期著名医学家。字仲融,东莞姑幕(今山东莒县)人。曾任濮阳太守,以医名于世。其后裔有徐秋夫、徐道度、徐文伯、徐之才等7世12位名医,在中医学术传承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钱乙(约公元1032-1113年)

北宋时期著名医学家。字仲阳,祖籍浙江钱塘,其曾祖父北迁,遂为东平郓州(今山东东平)人。系统总结以五脏为纲的儿科辨证方法。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经阎孝忠整理编成《小儿药证直诀》,为我国现存第一部儿科专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书为“幼科之鼻祖,后人得其绪论,往往有回生之功”。

成无己(约公元1063-1156年)

宋金时期著名医学家。聊摄(今山东聊城)人。家世儒医。根据《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和理论,对《伤寒论》进行了全面注解和辨析,所著《注解伤寒论》十卷、《伤寒明理论》三卷及《伤寒论方》一卷,对汉张仲景的辨证论治理论与方义,均有所阐发,是最早注释《伤寒论》的著作。

黄元御

(公元1705-1758年)

清代著名医学家。字坤载,号研农、玉楸子,别名玉路,山东昌邑人。因庸医误药损目,发愤学医。精研《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并对其加以注释,著有《四圣心源》十卷、《玉楸药解》八卷、《四圣悬枢》五卷、《素灵微蕴》四卷、《伤寒悬解》十四卷、《伤寒说意》十卷、《金匮悬解》二十二卷、《长沙药解》四卷。

猜你喜欢

  • 桔梗甘草茶的作用?

    桔梗我们都见过,很多人因为其不起眼并不重视,但是你知道吗,桔梗配上甘草再泡上热水就能做成很好喝的桔梗甘草茶;小小的一杯桔梗甘草茶清凉解渴,还能清热解毒,是夏日非常好的解暑饮料,那么,有人就会问,桔梗甘草茶真的有这么神奇吗,那么应该怎样自制这

  • 药材桔梗能泡水喝吗?

    现在有很多成年人都比较喜欢吃一些甜食,但是如果我们每天摄入的糖分过高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糖尿病或者是血糖高的情况出现,出现了血糖高的情况之后,就需要进行调理了,中药材桔梗就有降血糖的效果,并且效果不错,大家可能不太了解,那么药材桔梗能泡水喝

  • 川贝母怎么吃效果好?

    川贝母是润肺止咳的名贵中药材,川贝母被使用的历史悠久,且疗效卓著,驰名中外。是药就有其偏药性,川贝母的副作用自然也是一大问题。作为具有清热润肺的草药,川贝母也时常被应用在日常美食中,关于川贝母的吃法,吃货们可是各自有“谱”,下面我们就来了解

  • 蛇莓和黄药子的区别在哪里?

    中药在现在这个社会中几乎经常可见,在我们平常家里也会出现中药,因为很多人都用中药调理身体,所以当你食用一种中药时,你应该要对此有所了解,蛇莓和黄药子都是中药食材,那么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蛇莓多野生于山坡、草地上、路旁、沟边或田埂杂草中;全国

  • 黄药子和何首乌的区别

    当前社会下人们普遍都很注重于中药食补之类的东西,药材吃的种类多种多样,各种要吃、要喝的东西也是相当的讲究的,什么吃的饭要是五谷中的粗粮,但是自己去购买药材最好都了解下,有助于消化的很多药材都有着其自身的别名,去买药材不知道的话,很容易闹出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