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小议“效不更方”

小议“效不更方”

“效不更方”,即服药中病之后,再诊必定续用前方,且不变更之谓。其实,上述之说,当辨证观之,切莫死于句下。

药后病情好转,病机未变者,“效不更方”当然可以。“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如前法就是前方之药物、剂量及煎服法,皆不改变。也有只改变剂量的,如吴鞠通用银翘散减其制,即是其例。根据我30余年的临床观察,服前方后,药已中病,而病未全愈,病机虽然未发生改变,但证情略有出入者,屡见不鲜,或某些症状减轻,或某些症状消失,或又出现某些症状,或又有兼症表现等。此时守法守方,是属必然,但是,若不调整药物之剂量,并适当加以化裁,就难以做到药证合拍,丝丝入扣。

前方所治之症,大多已解,病似好转,病机却发生了变化,此时,切不可遵“效不更方”之说而仍用前方。因病机已变,证候必变,若治法方药不变,怎能做到药证相符呢?如张某,罹患水泻,日4~5次,肠鸣,腹中微痛,食少厌油,苔白腻,脉缓。此为湿泻,用胃苓汤加减后,泻止食增,但腹中发胀,倦怠乏力而已。此乃脾虚气滞之候,前方不可予也,遂改投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木香、砂仁,1剂而愈。

有效不能更方,无效就必须更方吗?也不能这样反推。何以言之?以服药无效,并不等于用方不当。如患者刘某,男,32岁,已婚。述1984年7月12日突然发生头昏目花,自觉天旋地转,胸闷欲吐,苔白厚,脉沉弦缓。此乃痰湿眩晕。遂予半夏天麻白术汤加减1剂。次日,患者述病未大减,要求更方,结果仍用前方而收著效。所以然者,病机未变也。又如周某,患热病已5日,其证高热不寒,口渴饮水而多,心烦,尿黄少,遍身微汗,苔薄黄,脉数有力。予白虎汤1剂后,病无减,但热在气分之病机未变,遂复上方2剂而愈。

总之,病人服药取效之后,仍须细察病情。倘若有效而病机已变,则必更其方。就是病机未变,也当据证分析,灵活处理,千万不可绝对囿予“效不更方”之说。

猜你喜欢

  • 更年期潮热出汗,心烦爱生气,一个方子全解决。

    大家好,最近我接触了一个病例,这是一个女性啊, 50岁,停经半年,出现了一个比较重的潮热出汗,伴随着夜间盗汗,这个病人呢,这个停经有半年了,逐渐的呢开始潮热出汗,特别是夜间盗汗比较重,自己呢也吃了一些调理更年期的中成药,有一点效果,但是呢,

  • 千金难买老来瘦,老人越瘦真的越好吗?

    我们都知道啊,肥胖是对健康有危害的,比如说这个体脂率过高,这个体内的脂肪含量过多,会引起什么?高血压,引起胰岛素抵抗,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如果体重过瘦的话会导致什么呢?一样不是非常健康。这样的偏瘦的老年人呢,这个脂肪含量比较少,甚至呢肌肉含量

  • 脂肪肝两招标本兼治,中医一招轻松消除

    这个病人呢,是一个45岁一个男性,是自己做生意啊,平时呢,应酬啊,酒局也比较多,他在这个公司例行体检的时候呢,发现重度脂肪肝,然后呢,血脂特别高,我看到他一个月之前的那个体检报告了,胆固醇是7.8,甘油三酯超过了12,他自己都说了,当时抽完

  • 吃饭满头汗,湿热上蒸怎么办?

    这个出汗的类型啊,有很多,中医把它分为自汗,盗汗,那还有一部分病人呢?是自汗当中的一种,是以上半身出汗为主,特别是在稍微活动之后啊,或者是吃饭之后啊,或者是喝点水,马上就出现上半身出汗,以头面或者头颈部为主。那这样的病人呢,我们就要认真的分

  • 老人吃肉有讲究,这样吃才能长寿

    临床上,我们发现有些老人过度的追求这些养生或者是健康,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或者以全素为主,甚至连蛋奶都不吃,临床上我们发现有个别老年人甚至因为控制这些饮食造成了营养不良,甚至是严重的贫血,是在临床上都发生过,这就得不偿失了。老年人随着年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