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慢性鼻窦炎验方

慢性鼻窦炎验方

鼻窦炎系指鼻窦发生化脓性炎症,以慢性居多,临床常表现为鼻腔多量脓性分泌物、鼻塞、嗅觉失灵、头闷头痛、记忆力减退、耳鸣、听力减退等。现将其验方介绍如下:

1、鹅不食草研成细末粉25克,凡士林75克,调成软膏。涂于鼻腔患处,每日2~3次。

2、野菊花10.5克,苍耳子9克。上药加水适量煎至200毫升,口服每日2次,每次100毫升。

3、新鲜白萝卜、大蒜头各等份,共捣烂取汁,每次1毫升,分早晚2次滴入鼻孔内,7天为1疗程,连用2~3疗程。

4、葱白捣烂绞汁,以棉球醮汁塞入鼻腔患处。

5、辛荑花2~3朵,揉碎,用纱布包好塞入鼻腔患处。

6、玉米须、归尾各等量,制成烟丝,取适量装入烟斗吸入,每次吸1~2烟斗,每日5次。

7、大蒜去皮洗净捣汁,加甘油2倍,用棉球醮药塞鼻内,用药前先用淡盐水清洗鼻腔。

8、白芷30克,薄荷、辛荑花各15克,苍耳子7.5克(炒),共研细末,每服6克,每日3次,饭前葱茶汤送服。

9、老刀豆根适量,焙干研细末,每服10克,每日2次,黄酒送服。

10、葱白去皮洗净,捣烂取汁,加等量甘油及1滴薄荷油,滴鼻每日3次。

11、丝瓜藤1米,切碎、晒干、焙焦、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6克,口服每次1丸,每日3次。

12、灵芝煎成浓汤,过滤后,频频滴鼻。

13、玉兰花蕾3克,苍耳子6克,水煎服。

猜你喜欢

  • 眩晕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1)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编者按:阎艳丽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河北省第二批中医药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40余年,临床善以经方化裁治疗百病,其学生总结其运用经方治验五则,本版今起陆续介绍。陈某某,女,成年

  • 高热危象中医诊疗技术

    各种原因使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中医学认为,凡六淫邪毒、疫疠之气入侵肌腠,正邪相争,或内伤七情,饮食劳倦而致人体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表现以发热为主要症状,体温升高在39℃以上者,称为高热。临床可分为外感高热与内伤高热,以外感高

  • 活用经方治脑囊虫病

    苗小玲 河南中医学院经方研究所脑囊虫病是由寄生虫(猪绦虫为主)所传染的一种顽固性脑组织及大脑中枢严重损伤的颅脑内疾病,病人痛苦大,后遗症多。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及混合型。河南中医学院王付教授多年临床用纯中药治疗本病,取

  • 甘补脾胃当首分阴阳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喻嘉言云:“脾胃者土也,土虽喜燥,然太燥则草木枯槁,土虽喜润,然太湿则草木湿烂,以补滋润之剂,使燥湿相宜,随证加减耳。”补脾胃者,当使燥湿相宜,医者选方用药,当以甘味为主。《内经》指出:“五味入胃,甘先入脾

  • 健脾祛湿解毒治脓疱性细菌疹

    马建国 山东曲阜第二人民医院蒋某,女,51岁。2010年12月3日初诊。述其2010年3月以来,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双手掌指、足底开始起粟粒至高梁粒大小水疱,密集或散在分布,不久即变成黄绿色脓疱,有痒热感,反复而发9个月。其间曾去几家医院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