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火针疗法

火针疗法

火针疗法是我国医家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积累起来的宝贵医疗经验之一,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疗效卓著、适应症广的特点,受到广大民众欢迎。在整理和研究祖国医学遗产的过程中,应系统地对火针的刺法和适应症进行总结提高,使之发扬光大。

刺法:用特制的火针在酒精灯上烧至白炽,点刺患处和穴位,烧一次,点一臡。根据病情每天点刺一次或一周点刺2~3次,每次可刺1~10臡左右。病久病重者可多针刺一个时期。

根据穴位的不同,可直刺、斜刺。有重要脏器、大血管的部位需避开。有一种疗效较明显、同时也较为安全的刺法是:用大拇指、食指、中指拈住针柄使成60°左右斜度,在选定的部位上密密地、反复地急速浅刺10臡左右。

行针的手势务求轻便灵活,一般每刺一臡,只要针尖略点皮肤,即可提起,速度可达每秒钟2~3刺。不必过重过慢。

火针疗法的适应症:

1、关节怕冷、酸痛无力及中风后遗症,针患处或循经取穴针刺。

2、腰背酸痛,针脊背,尤应多针腰部(但切不可过深,针尖略点皮肤,即应提起)。

3、风寒咳嗽,针华佗夹脊及两肩胛下部,尤应多针肺俞、胃俞、脾俞穴。勿深刺之。

4、腿足湿毒红肿,针患处。(将成溃疡或已成溃疡者局部暂勿行针,可针远道穴。)

5、心腹冷痛,针痛处。

6、风寒头痛、眉棱骨痛,针痛处。

7、腿弯及小腹与大腿窝牵引作痛、腿足肿痛甚至恶寒发热者(一名“行疡”)针痛处,尤应多针牵引疼痛之处。

8、缩窄性拇指腱鞘炎,针压痛点及指根部。

9、其它适应症如去痣、去疣等,可据医者经验行之。

针后反应及处理:

1、风寒湿病,针时针尖有粘连感,针后在针处起小微粒,1日后可自行消失。

2、寒病针后在针处出现小红点,1~2日后即可消失。

3、湿毒病针后针处可能发痒,不要搔抓,1日后可消失。

4、一般不会感染化脓,倘若感染化脓者不必惊慌,酌情清创,即可在短期内痊愈。

猜你喜欢

  • 气血不足补好这三点,让我们元气满满

    那么中医来说呢,气和血是人体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看一个人呢,有没有精气神啊,主要是看这个气血是否充足,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气血不足啊,就会导致许多疾病,就会产生许多临床不适的表现,那么我们一般大家都知道的就是这个补气血的枸杞啊,大枣啊。

  • 左归丸,右归丸到底补什么?千万别用错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讲一讲出自于《景岳全书》的左归丸和右归丸的异同。那么首先我们来看左归丸这首方子主要解决的是真阴亏虚之证,那这首方子是张景岳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化裁而来的,那么因为此时的患者是一个真阴亏虚,六味地黄丸只是解决了肾阴不足之

  • 丢三落四,健忘四种病机导致,中医对症治疗

    那么健忘与生性迟钝,天资不足还是有不同的。历代医家认为健忘与心,脾,肾三脏密切相关,那么形成健忘的病机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跟大家一块儿分享一下健忘常见的几种病机。首先就是我们这儿说的心脾不足了。心脾不足我们常见的就是失眠,健忘,心悸,怔仲,

  • 下肢水肿,水液代谢失常,一方辨证消肿

    首先是肺,我们都知道肺有通调水道,宣发肃降之力,如果肺的通调水道宣发肃降之力降低,就会导致水液代谢功能失常,出现水肿的临床表现,第二个就是我们说的脾,脾有运化水液功能,如果脾的运化功能降低,水湿内停,停于肠中,就会出现腹泻,在这种情况,水湿

  • 五心烦热,盗汗便秘,可能是阴虚火旺

    大家好,那么今天一同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我们来一块儿看。患者男,23岁,自述长期盗汗,大便闭结。在诊疗的过程当中,我们看到的是患者五心烦热,盗汗的同时面赤心烦,口干口渴,小便黄,大便闭结。舌脉是什么样呢?舌红苔黄,脉细数。从这个临床表现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