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田淑霄:疏肝健脾治乳癖

田淑霄:疏肝健脾治乳癖

刘少灿 郭圆圆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外科正定》有云:“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坠垂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这句话描述的病症与现代西医的乳腺增生的症状是相符合的。癖,同义于痞,痞是形容气机不畅,在人体任何部位出现胀满疼痛,病情时轻时剧,疼痛时隐时现,乳癖的临床表现是与这些症状相一致。田淑霄教授为河北省十二大名医之一,是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尤善治疗妇科疾病,现举田教授治疗乳癖一则并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郭某,女,39岁,2008年8月16日初诊,右乳房乳腺增生、纤维瘤,如蚕豆大小,经前乳房胀痛,左附件炎,月经提前5天,末次月经为8月11日,口苦,心慌,白带多,色黄,便稀,舌尖稍红苔薄白,脉弦细。处方:

当归15克,赤白芍各10克,柴胡8克,茯苓10克,炒白术10克,甘草6克,夏枯草15克,橘叶15克,昆布20克,车前子10克,鳖甲15克,生牡蛎30克,海浮石30克,泽泻15克,益母草10克,猪苓20克,紫贝齿30克,大贝母10克,鸡内金15克,水煎服,7剂。

此后用本方加减以山药、莲子肉、麻黄、鹿角胶、白芥子等温养活血、散寒通滞之品出入,经前适当加入活血补气药,服药至11月19日,患者乳房结块消失,诸症皆愈。

乳房位于胸,为经络交汇之所,其中足阳明胃经贯乳中;足厥阴肝经上贯隔,布胸胁,绕乳头;足少阴肾经上贯肝膈,入肺中,其支脉入胸中;足太阴脾经上膈,行乳头外侧;任脉行于两乳之间;冲脉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经络运行气血津液,沟通脏腑,贯穿人体上下内外,以通为用。经络通畅则气血津液运行正常,经络不通则气机不畅,郁久则津液、血液聚而为癖,故治疗乳癖主要是调畅气机。《外科案汇编》有云:“治乳病,不出一气字定之矣……治乳从一气字着笔,无论虚实新久,温凉攻补各方中,夹理气疏络之品,使其乳络疏通,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自然壅者易通,郁者易达,结者易散。”肝经绕乳头,而且肝主疏泄,能调畅全身气机;阳明胃经贯乳中,太阴脾经行于两乳头外侧,脾能“为胃行其津液”,(《素问·太阴阳明论》)脾虚不能为胃行津液,久则聚而为癖,故治乳癖可从调理肝脾入手。

田淑霄教授在临床上以疏肝健脾、软坚散结为主治疗乳癖。此例患者证属肝郁脾虚兼夹痰湿。肝藏血,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经前乳房胀痛,口苦,舌尖红,脉弦细乃肝郁之后化热所致。“清气在下,则生飱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脾虚清阳不升则大便溏,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上则为乳癖,下则为白带。脾虚则血液亦无生之源,使心失充养故心慌。月经先期乃脾不统血所致。

方中以逍遥散疏肝解郁,健脾和营。肝郁解,则气机畅;脾健运,则痰湿化。此例乳癖乃阴疽一类,故以阳和汤之麻黄、鹿角胶、白芥子治之,《神农本草经》谓麻黄能“破癥坚积聚”。因其结块久聚,恐药力不济,故佐以紫贝齿、昆布、鳖甲、生牡蛎等软坚散结,大贝母、泽泻、猪苓、车前子等化痰利湿,山药、莲子肉等防利药伤正。历经3个月治疗,终告痊愈。

猜你喜欢

  • 感染性休克中医诊疗技术

    根据病因不同,休克分为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感染达到一定程度造成微循环障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休克多属中医“脱证”范畴。病因病机(1)亡血失津:突然内外出血,如吐血、咯血、便

  • 金匮肾气丸治肺心病心衰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张某,男,72岁。1987年12月13日初诊。患者有咳喘病史40余年,近8年来咳嗽加重,动则喘甚,畏寒肢冷,面部及下肢浮肿,下肢浮肿为甚,按之没指,兼有心悸发憋。刻诊:气息短促,呼多吸少,面色晦黯,唇

  • 宣达渗利止吐泻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王某,男,13岁。2007年8月29日初诊,自入秋以来即感胃脘不适,时有吐泻,继之病情加重,现水浆入口即吐,米粒难进。口渴而喜饮,但愈饮愈渴,昼夜嗜睡,脉沉濡,舌红,苔白。此乃暑湿内蕴,胃阳不振,脾气也伤,

  • 避瘟用温初探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唐代大医孙思邈继承了历代医家对温疫的预防经验和诊治思想,提出了“瘴疠”、“温风”、”毒气”等病因,肯定了“毒”是传染病的主要病原,治疗上突出清热解毒。但提到避瘟时却倡用温药。避瘟为防病,“凡能依时摄生者,可居

  • 健脾清肠汤治习惯性便秘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生白术60克,麦冬30克,生地黄18克,炒枳实30克,柴胡30克,元参18克,厚朴30克,熟大黄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此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治疗习惯性便秘之专用经验方。石氏认为人体气机升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