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5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50例临床观察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是临床上常见的眼病。常发生于老年人,多合并高血压或动脉硬化症。其发病机制尚不甚清楚,治疗也非常困难。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50例(58眼),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0例(58眼)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32例,女18例;左眼24例,右眼22例,双眼4例;主干阻塞36例,分支阻塞14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23岁,平均年龄55岁;50岁以上39例占78%,50岁以下11例占22%;病程最长11个月,最短5天。5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动脉硬化;血脂偏高占52%,合并高血压占22%,血液粘稠度增高占72%,心电图异常占28%。

1.2治疗方法 口服维脑路通200mg,复方芦丁2片,地巴佐20mg,均3次/d,阿斯匹林100mg,1次/d口服,静点血栓通400mg+生理盐水250ml,1次/d,15天为1疗程。中药取麝香每次0.05g,2次/d,连服5~7天。方药以生地、当归、丹参、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牛膝、甘草等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5天,在早、中期应用,晚期服杞菊地黄丸,1丸/次,2次/d。

2结果

疗效分析:(1)治愈:视网膜出血全部吸收或基本吸收,视网膜水肿消退,视力提高3行以上22例,占44%;(2)显效:视网膜出血部分吸收,视网膜水肿消失,视力提高1~2行25例,占50%;(3)好转:视网膜出血部分吸收,视力无明显变化有3例,占6%,总有效率为100%。

3讨论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属中医暴盲范畴,是老年人常见的眼底病之一。本病由于情志异常,引起气 滞血瘀或气血逆乱,上壅窍道使目脉络阻塞而致病。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早、中期以滋阴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为主,后期以滋阴益肾明目为法,辨证论治,总有效率100%。

麝香具有开心窍,通经络,通行十二经上下,内透骨髓,外彻皮毛,芳香走窜,行气活络之功能,麝香散气血之力迅猛,其性能有助于其他药物功效的发挥与增强。根据现代医学对其药理研究表明,丹参、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等药为活血化瘀的良药,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并有抑制凝血及血小板凝集作用,使外周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和局部代谢,有利于组织的修复;丹参能活血化瘀,促进毛细血管中血流速度加快,使血流变学趋于正常;生地可清热生津、滋阴凉血。根据笔者的临床实践,体会上述十余种药物是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较为有效的药物,在此基础上随证加减,即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单位:1028000内蒙古通辽市医院

2内蒙古通辽市后旗毛道吐卫生院

3内蒙古通辽市后旗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 湿气盛,大便溏稀总反复?两方合用,帮你祛根

    今天分享这个病例呢,是一位安先生,男性, 29岁,他的主诉就是便溏半年,就是大便不成形,有时成粥状,大便也不太规律,要是吃不好了,就容易腹泻发作,尤其还是劳累时比较重,情绪波动的时候也比较严重。在当地他吃过不少的中药,症状改善不是很明显,就

  • 胆囊结石,先疏肝后健脾,中医帮你轻松祛除

    这个患者来看的时候,这个疼痛有时候有,有时候就没有。平常呢,可能工作总有应酬,吃肥甘厚味,这个胃口也比较壮。然后呢还有就是熬夜,他近半年来就出现这个右胁疼痛,早晨起来口中有异味儿,有时候也有反酸,胃口也有胃胀的表现。做彩超检查的时候就是胆囊

  • 还在脾虚时就补脾吗,结果越补越上火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讲一讲这个脾胃虚补脾,为什么有的人一补就上火,越补越上火,针对这个问题,我今天跟来跟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建议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脾虚跟胃实他俩是一对相对的,当然这个胃实的时候我们就叫脾满了,就是胃堵得慌胀的,

  • 体虚则痛,阴虚阳虚,看看你是哪一种!

    阴虚和阳虚都属于这个叫虚症,常常是并同存在的,也就是说阴虚到了一定程度一定会有阳虚,那么阳虚到了一定程度也会伴有阴虚,治疗的时候有轻重之分,但不能顾此知彼,那么阴虚的症状很多,包括阴虚盗汗,阴虚五心烦热,但是阴虚热痛是一个特别的一个症状,首

  • 脾肾阳虚从哪调理最有效?

    大家好,在我临床看病,这个脾肾阳虚这个正行,我在临床上还是比较容易见到的,无论年轻的患者也好,还是年老的患者,有许多它就是有脾肾阳虚这个表现,关于这个脾肾阳虚,那是先补肾呢,还是先补脾,中医往往讲的是阳虚则寒,那么这一类患者,一般都有怕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