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揭开抑郁症的面纱

揭开抑郁症的面纱

没有哪一种理论能解释和说明抑郁症的所有方面。有的专家倾向于将情绪的波动归因于大脑中的生物化学变化;另外一些专家则将抑郁症归因于童年早期的经历。此外还提出了无数的理论,其中有些理论,就现有的知识来说,仅具有学术上的意义。尽管这样,还是有一些意见对克服你的抑郁问题有所帮助。

抑郁是一种失落

弗洛依德将抑郁看作是对失落的一种反应。将焦虑看作是对威胁的反应,抑郁是对失落的反应,这个观点是多年来证明有效的一种观点。弗洛依德是通过观察哀伤(对失去亲人的正常反应)与抑郁之间的相似性而得出抑郁是对失落的反应这个观点的。但是在许多人的病例中,当他们感到抑郁时,他们的生活中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失落。这种现象使弗洛依德考虑到抑郁症的患者可能是由于遭遇到其它某些并不明显的失落所致。这个观点的用处在于它能帮助你考虑在导致和加强你的抑郁症的诸多原因中,哪些失落可能是主要的。这类失落不一定就是丧亲之痛,它们可能是地位的失落,希望的破灭,或自我形象的损伤。

病例1张三在52岁时生了一场轻微的心脏病后,就陷入了抑郁症。他过去总是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而自豪。他的抑郁就是对他认为自己是100%健康的自我形象的失落而“哀悼”。

病例2李四是一位65岁的退休老人,他原先是一家化学公司的总经理。退休一年半后,他由于抑郁症而来到心理治疗所。他过去从未出现过严重的抑郁。他的抑郁症来自他地位的失落。他的自我价值意识是与他在公司内的高级地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失去了职务也就失去了他的自我价值。

抑郁是把进攻转向自身

王五是一位脾气温和的女人,35岁,却经常受着抑郁感的折磨。她讨厌吵架,每当她的丈夫大声呵责孩子们时,她总是一言不发,悄悄地离开房间。她把自己形容成一只蜗牛,退缩在自己的安全壳内。当她发作抑郁症时,总爱说自己是何等无用,何等无价值,而周围的人又是何等了不起。此时她的脑子里充满着自己一钱不值的想法,而周围发生的每一件事情似乎都在证实着她的想法是对的。看来她除了否定自己之外,大概从来没有对任何他人产生过否定的想法。朋友们认为她是一位最厚道、最温柔同时有点逆来顺受的人。她的丈夫从来不管孩子,只要有妻子在家照顾,他就同朋友们出去喝酒。那么,她对丈夫的行为感到过生气吗?是的,她确实生过气,但是她总是在一连几个月经常来心理诊疗所求助之后,才会接受对丈夫哪怕一点点否定的想法。有一天她感到比往常更加抑郁,来到了诊疗所。她的丈夫跟朋友们出去喝酒,已经一连三天没有回家了。她的心理治疗医生指出她丈夫的这种作法太过分了。大坝终于溃决,她对丈夫发起了一场猛烈的攻击。她的愤怒不仅使医生大吃一惊,连她本人也意想不到,然而这却标志着她开始了脱离抑郁症的进程。她过去的抑郁实际上是掩盖了她对丈夫的愤怒,将所有的恶劣情绪都集中于自己身上了。

抑郁是一副黑色的滤光镜

抑郁就好像透过一层黑色玻璃看一切事物。无论是考虑你自己,还是考虑世界或未来,任何事物看来都处于同样的阴郁而暗淡的光线之下。“没有一件事做对了”;“我彻底完蛋了”;“我无能为力,因此也不值一试”;“朋友们给我来电话仅仅是出于一种责任感”。当你工作中出了一点毛病,或思想开了小差,你就认为“我已经失去了干好工作的能力”,好像你的能力已经一去不回了。回想过去,你的记忆中充满着一连串的失败、痛苦和亏损,而那些你曾经认为是成就或成功的事情,以及你的爱情和友谊,现在看来都一文不值了。你的回忆已经染上了抑郁的色彩。一旦戴上这副黑色的滤光镜,你就再也不能在其它的光线下观察任何事物。消极的思想与抑郁相伴:情绪低落导致消极的思想和回忆;反之,消极的思想和回忆又导致情绪低落,如此反复下去,形成一个持久而日益严重的抑郁恶性循环。

抑郁是大脑中的生物化学变化

对待你的抑郁过于苛刻是有危险的。这里有一个平衡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你对你的抑郁是有责任的。你可以采取许多办法来控制它,甚至还能控制它的某些起因。你肯定能改变它,如果你真的想要克服抑郁症,你就必须改变它。然而人们对于抑郁症的感受程度是各不相同的。我们每个人的情绪都会有所波动,有所摇摆,看来这部分地是由于我们大脑中的生物化学精密结构之差异所致,而这种生物化学结构是不能随意控制的。因此,把你的抑郁症看成是超出你控制能力的事,就像你患感冒一样;不要看得过于严重,有时候也许对你是有帮助的。用这种体贴的态度对待自己,反而能帮助你解脱抑郁,不致于被它所控制。为了弄清抑郁症的生物化学基础,科学家们已经做过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很多抑郁症是由于两种大脑化学物质: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含量过低,这两种化学物质在大脑内部神经脉冲的传导上起着主要的作用,用于克服抑郁症的药物“抗抑郁症药”就是通过增加这两种化学物质来纠正其含量之不足。就像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该病源于胰岛素之缺乏)一样,“抗抑郁症药”可以用于治疗严重的抑郁症。对抑郁症患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猜你喜欢

  • 明辨虚实治寒热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载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寒之而热者”,指用苦寒泄热法治热证,病不愈反见热者,是指肾阴(真阴)不足之虚热,而非有余之实热;“取之阴”即治宜滋其肾阴(肾之真水

  • 血府逐瘀汤治夜间烦热

    杜昕 河北省中医院 袁红霞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黄文政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50年,尤擅长内科杂病。今总结其治疗一夜间烦热案如下。患者于某,年逾花甲。夜间烦热,不能成寐2月余。因丈夫新丧,昼夜悲闷,心

  • 瞑眩与自愈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瞑眩,语出《尚书·说命》,曰“药不瞑眩,厥疾弗瘳”。瞑眩反应即疾病貌似加重的好转反应。瞑眩是一种疾病治疗或者自愈过程中的动象。动者属阳,相对于静止不动、处于相持状态的人体疾病状态来说,这是由阴转阳的佳兆。对于

  • 疱疹性口炎中医诊疗技术

    疱疹性口炎是以口腔内出现单个或成簇小疱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口腔炎症。多见于1~3岁小儿,尤其在得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后易感染该病,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和托儿所中易传播,无明显的季节性。本病中医学称之为“口疮”。病损仅在口唇两侧者,称“燕口疮

  • 经方治虚寒便秘

    项仁海 黑龙江省绥滨县人民医院便秘是临床常见病,时医常以泻下剂治疗,其中不乏无效者。笔者侍诊冯世纶教授,见用大黄剂甚少,而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与当归芍药散合方甚多,临床疗效显著。崔某,女,49岁。2011年5月19日初诊。便秘25年余,前医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