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皮肤病外用药物注意

皮肤病外用药物注意

治疗皮肤病最常用外用药,而外用药选择或使用不当,往往无效,甚至使病情加剧、恶化。那么,如何正确使用外用药物呢?

不同病期,剂型有别

相同的药物,有不同的剂型,如溶液、糊剂、粉剂、洗剂、软膏乳剂和酊剂等。不同的剂型,有不同的作用和适应症,故应根据皮肤病不同病期的症状和皮损特点,正确选用。

一般急性期局部红肿、水疱、糜烂时,多选用溶液湿敷,可起到消炎作用;有渗液者,先用溶液湿敷,后用油剂。

皮损处于亚急性期时,红肿减轻,渗液减少,可酌情选用糊剂、粉剂和洗剂,以发挥其消炎、止痒、收敛的作用。

慢性期皮损增厚,呈苔藓样变时,多用软膏和乳剂,它们穿透力强,作用持久,且有润滑作用。

还应注意:即使同一药物,同一剂型,也可因浓度不同而作用各异。如3%水杨酸有软化和溶解角质作用,20%以上的水杨酸则是一种腐蚀剂。

对症用药,准确选药

如患皮炎、湿疹等,用癣药水涂搽,会使炎症、皮损加重;而皮肤癣疾用激素类药膏,犹如火上浇油,会促使病菌繁殖;

原本是黄胺药引起的药疹,若用磺胺嘧啶湿敷,则更是雪上加霜。

有的药物如雄黄膏和硫磺膏仅一字之差,而用途迥异,前者用于牛皮癣(银屑病),后者用于疥疮、痤疮、湿疹等,切不可混淆。

还有的药物名实不符,如皮质激素类软膏去炎松,并不能用于具有“炎”性特征的感染性皮肤病,如真菌感染、病毒感染和结核性皮肤病等,都应列为禁忌。

仅以水痘为例,水痘本身并不易造成严重危害,如果滥用去炎松,或肤轻松软膏,就可能发生出血性水痘或继发细菌性感染而引起严重不良后果。

因此,一旦患了皮肤病,应由医生明确诊断并凭处方用药为妥。

掌握用法,科学用药

皮肤病用药时间和次数也有讲究。

药水和洗剂,容易挥发而降低疗效,用药次数相对要多一些,一般每3个小时搽1次;

酊剂、软膏作用持久,每天早晚各用1次即可。

湿敷方法也要得当。用药前,除了要清洗患部外,对于痂皮,应先消毒并用食物油软化后拭去。皮损处若见直径大于半厘米的水疱,要以消毒空针筒抽出内容物,保留疱壁。有毛发部位用药前,应先剃去毛发,然后再上药。

因人而宜,严守禁忌

选用药物时,还应考虑年龄、性别、患病部位与患者体质等。

如老幼患者应选低浓度药物;

孕产妇使用外用药时,应顾及对胎儿、乳儿的影响;

面部、乳房、外阴处不可用浓度高或刺激性强的药物,儿童、妇女更应慎用;

手掌、足底部等可用高浓度的药物;

皮肤敏感者,先用低浓度,后用高浓度。

对新药或易致敏药物,先小面积用,如无反应,再根据需要逐渐提高浓度及扩大使用面积。

此外,一旦发现红斑样或湿疹样皮疹,且有瘙痒、头痛等过敏反应,就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诊治。

猜你喜欢

  • 肝血虚,肝阴虚,肝气郁滞,肝出问题怎么办?

    今天呢,我给大家讲一讲肝的问题,因为在我们治疗过程当中啊,总绕不开肝,因为肝呢主疏泄,所有的脏腑的运行都有赖于肝气的疏通,如果肝气郁滞,肝的功能弱的话,或者是过强的话,都会引起其他脏腑的运行失调。第一呢,我们先讲肝血虚,中医讲的肝藏血,如果

  • 更年期潮热出汗,心烦爱生气,一个方子全解决。

    大家好,最近我接触了一个病例,这是一个女性啊, 50岁,停经半年,出现了一个比较重的潮热出汗,伴随着夜间盗汗,这个病人呢,这个停经有半年了,逐渐的呢开始潮热出汗,特别是夜间盗汗比较重,自己呢也吃了一些调理更年期的中成药,有一点效果,但是呢,

  • 千金难买老来瘦,老人越瘦真的越好吗?

    我们都知道啊,肥胖是对健康有危害的,比如说这个体脂率过高,这个体内的脂肪含量过多,会引起什么?高血压,引起胰岛素抵抗,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如果体重过瘦的话会导致什么呢?一样不是非常健康。这样的偏瘦的老年人呢,这个脂肪含量比较少,甚至呢肌肉含量

  • 脂肪肝两招标本兼治,中医一招轻松消除

    这个病人呢,是一个45岁一个男性,是自己做生意啊,平时呢,应酬啊,酒局也比较多,他在这个公司例行体检的时候呢,发现重度脂肪肝,然后呢,血脂特别高,我看到他一个月之前的那个体检报告了,胆固醇是7.8,甘油三酯超过了12,他自己都说了,当时抽完

  • 吃饭满头汗,湿热上蒸怎么办?

    这个出汗的类型啊,有很多,中医把它分为自汗,盗汗,那还有一部分病人呢?是自汗当中的一种,是以上半身出汗为主,特别是在稍微活动之后啊,或者是吃饭之后啊,或者是喝点水,马上就出现上半身出汗,以头面或者头颈部为主。那这样的病人呢,我们就要认真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