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冬日保健浅谈

冬日保健浅谈

首先,衣着要注意保暖。但如果气温不骤降,不要轻易“全副武装”。俗话说“多衣多寒”,所以穿戴也要适度。通过锻炼提高皮肤和鼻粘膜的耐寒能力是冬日养生的要义所在其次,晚上要睡足七八小时。中医古籍《黄帝内经》曰:“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冬令宜适当早睡晚起,养阴藏神,使翌日劳作精力充沛。“早卧”对追求娱乐性夜生活的人来说有特殊的积极的意义。“晚起”是说冬夜较漫长,不必天没亮就匆匆起床,但并非倡导早晨睡懒觉,睡眠时间过长与失眠或睡眠不足一样,都有导致神疲、体倦、代谢率降低之弊。

第二,要保持室内、床上空气流通。寒冬,人们因怕冷而终日关窗闭户,通宵蒙头睡觉,是不可取的。室内和被窝里污浊的空气既损肺又伤脑,易引发感冒、呼吸道感染和头晕、乏力等症。

第三,要常到户外去活动。不是从事露天作业的人,如脑力劳动者、老人和儿童,应不怕风寒,多到户外晒太阳、做操、跑步。冬季晒太阳既能暖身又能使皮肤下的胆固醇类物质变为维生素D3,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从而强筋、壮骨、固齿和益智。而坚持体育运动,对血液循环较慢、代谢率较低、抗病力较差的人,还有增强体质的作用。此外如能坚持天天冷水洗脸,(身体较好的青少年还可以坚持冷水浴、冬泳等耐寒锻炼,)便不易患伤风感冒。北风刺骨的冷天外出,擦些护肤脂防止皮肤皲裂也很有必要。

最后,冬食除要讲究卫生、饭菜熟后适时趁热进食外,还须做到二宜。

一宜杂食,即食物要多样化,精粗搭配,荤素兼吃。冬令人们有偏嗜高蛋白、高脂和高糖的食物,不吃或少吃粗粮、蔬菜、瓜果的倾向。这不但容易使人患缺铁性贫血、维生素缺乏症、便秘、口角炎、牙龈出血等症,而且冬令人的食量增加,饱吃大量精、荤、甜食物易使人发胖,而过度肥胖又会诱发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

二宜食补,特别宜于体质虚弱者、慢性病人。冬令人体“精气”“封藏”,进食补品易吸收藏纳,对改善脏腑功能,提高身体素质和促进疾病康复都大有裨益。寒冬腊月,一般人可多吃栗子、糯米、韭菜、羊肉、牛肉、狗肉、鲢鱼等热能多、御寒力强的甘温食物。但酗酒御寒之举不足取,因酒性一过更容易受寒感冒,且有伤神耗气、损心伤肝之弊。体质虚弱者可请教医生,适当服些人参、鹿茸、银耳、莲子、鱼膘等补品。

猜你喜欢

  • 丢三落四,健忘四种病机导致,中医对症治疗

    那么健忘与生性迟钝,天资不足还是有不同的。历代医家认为健忘与心,脾,肾三脏密切相关,那么形成健忘的病机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跟大家一块儿分享一下健忘常见的几种病机。首先就是我们这儿说的心脾不足了。心脾不足我们常见的就是失眠,健忘,心悸,怔仲,

  • 下肢水肿,水液代谢失常,一方辨证消肿

    首先是肺,我们都知道肺有通调水道,宣发肃降之力,如果肺的通调水道宣发肃降之力降低,就会导致水液代谢功能失常,出现水肿的临床表现,第二个就是我们说的脾,脾有运化水液功能,如果脾的运化功能降低,水湿内停,停于肠中,就会出现腹泻,在这种情况,水湿

  • 五心烦热,盗汗便秘,可能是阴虚火旺

    大家好,那么今天一同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我们来一块儿看。患者男,23岁,自述长期盗汗,大便闭结。在诊疗的过程当中,我们看到的是患者五心烦热,盗汗的同时面赤心烦,口干口渴,小便黄,大便闭结。舌脉是什么样呢?舌红苔黄,脉细数。从这个临床表现来看

  • 脾虚湿气重,大便不成形,一方健脾祛湿。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一首方剂,出自于《太平惠民和剂局》的参苓白术散。这种方子所主治的病症就是中焦脾胃气虚。因运化水液功能降低,水湿内停太严重而出现的脾虚湿盛之泄泻,对于这样的病症,临床表现会有什么?患者所描述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这个病

  • 慢性萎缩性胃炎,这几个临床表现要知道

    说到这个病因,它引起的原因比较多,比如说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还有我们说的酗酒和一些药物的因素,都可以使胃粘膜表面反复的受损,因为这样的反复受损,久而久之导致了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胃酸分泌减少,消化功能减弱出现的一系列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