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十二指肠壅滞症

十二指肠壅滞症

十二指肠壅滞症是指因任何原因阻碍食糜顺利通过十二指肠所产生的一种综合征。阻塞常发生于十二指肠的第二、三段或十二指肠空肠交界处,阻塞部位以上肠段有扩张和食糜滞留,临床主要表现是肠梗阻,可见间歇性反复发作性上腹部闷胀、嗳气、疼痛、呕吐,呕出物中含有胆汁或宿食,常于进食后2-3小时或晚间发作。俯卧、胸膝位、右侧卧位或抬高床脚时,症状得以缓解。发作时上腹部可见蠕动波,偶可扪及扩张的十二指肠,于右侧腹直肌上部、肝与结肠之间可叩及鼓音。若呕吐频繁,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去平衡。

十二指肠壅滞症除少数为先天性畸形、肿瘤等原因引起外,大多是由于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造成阻塞所致,如肠系膜过短牵拉十二指肠,肠系膜上动脉分出部位过低,肠活动度过大,先天性内脏下垂,腹肌松弛不能支持肠系膜等。而多胎分娩、体力过劳、情绪波动则常为其诱发因素。

有上腹痛和上消化道梗阻症状,尤其是反复间歇发生者,可考虑为本病,但X线检查是最重要的诊断手段,X线检查显示典型的“刀切征”,即钡剂不能通过阻塞的十二指肠水平部,钡头平齐,其上之肠腔扩张,钡剂在局部潴留时间延长,甚至有胃潴留。若作膝-胸位后再检查,则可见潴留现象明显好转。

现代医学对本病发作时的处理,以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失调,并作对症治疗,少食多餐,必要时可改变体位使症状缓解。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时,再考虑外科乎术。

中医学虽无本病的名称,但根据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的“呕吐”、“反胃”、“胃痛”范畴。多由情志失调,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或由劳倦过度,病后体虚,脾胃损伤,运纳和降失常所致。治宜疏肝和胃降逆,健脾益气助运。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68例,最长疗程为3个月,最短疗程为1个月。一般于服药20天左右即可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临床症状消失。停药后远期效果良好,未见复发。

猜你喜欢

  • 千金子与水稻的区别

    一提到中草药,很多人都说自己是“药盲”,往两个看起来十分相似的字或词或者外形可能其意思就相差很多,比如生活中常见的千金子与水稻的区别就让我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千金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种子;又名千两金,有逐水退肿,破血消癥,解毒杀虫的功效;

  • 中药火麻仁功效又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中药很多都是草木的根茎等,也有很多是化学合成的物质,但还有一种,就是植物的种子,比如说火麻仁,火麻仁,中药名,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本品呈卵圆形,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有微细的白色或棕色网纹,两边有

  • 了解火麻仁种子是什么

    火麻仁这个可能大多数人都不是特别清楚它,那么应该熟悉它的兄弟叫做人人喊打,容易上瘾的大麻,是不是说的有点可怕,它其实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别名又叫大麻仁、火麻、线麻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后为火麻仁,火麻仁味甘,性平,

  • 乌柏根的皮到底是什么呢?

    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作用,就像某样东西上的不同部位,它们的作用可能不同,像乌柏根的皮,乌柏苦、微温、有小毒,有杀虫、解毒、利尿、通便的功用,而乌柏根的皮用于水肿胀满,有泻下逐水的功效,对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用之有消除腹水功效,所以也有用乌柏根

  • 京大戟和红大戟的区别?

    家里老人几乎都有风湿病,每年都会帮他们买不少可以减少风湿疼痛的药,吃的药丸,贴的膏药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药,每次去中药店选配药材时,中医们往往会加入一种叫红大戟或者京大戟的药草,这2种药材的主治功能相近,只是其配药量上面会有一定的差异,京大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