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大众补品是豆腐

大众补品是豆腐

我国是最早种植黄豆的国家,也是最早利用黄豆制成豆腐制品的国家。

豆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两汉时,淮河流域的农民已使用石制水磨。农民把米、豆用水浸泡后放入装有漏斗的水磨内,磨出糊糊摊在锅里做煎饼吃。煎饼加上自制的豆浆,是淮河两岩农家的日常食物。相传汉代淮南王刘安始创豆腐术。据载五代

时已在南北食物市场上出现。据当时的《清异录》记载,人们呼豆腐为“小宰羊”,认为豆腐的白嫩与营养 价值可与羊肉相提并论。宋代,豆腐作坊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开设出来。登泰山去拜佛和游览的人都要尝尝绵滑细腻的泰安豆腐。古代泰安城里多豆腐作坊,夜间全城磨轮辘辘,豆香四溢。安徽的八公山豆腐、湖北的黄州豆腐、福建的上杭豆腐、河北正定府的豆腐、广西桂林腐竹、浙江绍兴腐乳都是古代有名的豆腐制品。

豆腐有南豆腐、北豆腐、老豆腐、嫩豆腐、板豆腐、圆豆腐、水豆腐、冻豆腐、包子豆腐等分别,都是豆腐的鲜货制品(包括豆腐干、豆腐皮、豆腐脑等);豆腐的发酵制品,有臭豆腐、乳腐、长毛豆腐等,这些都是我国人民传统的副食品。

民间对豆腐的评价极高,有“豆腐是穷人之肉”的美称。中药学本草说豆腐有宽中益气和脾胃,消胀满,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等功效。这是因为豆腐中所含有的最重要的一种养料,就是蛋白质。据分析,黄豆含有蛋白质8.4%,不但含量丰富,而且质地优良;既易被消化吸收,参与人体组织的构造,又能促进儿童的生长。除蛋白质外,豆腐中还有脂肪约3%、并有糖类、维生素B1、B2、C和无机盐类,粗纤维、钙、镁等物质,适宜于身体虚弱、贫血、儿童发育差者作调补品用。

体质虚弱,妇女月经不调,脾胃不好的患者,不妨用豆腐两块、羊肉60克、生姜15克加盐等调料煮熟吃,有补益气血,调养脾胃之功效。豆腐、羊肉和鲜虾、生姜共煮吃,则能治气血不足,肾阳虚之症;如产妇奶汁不足,可取豆腐五块、丝瓜半斤、香菇半两、猪脚一个加盐、姜调味,煮熟后分次吃用,能补气血,增进奶汁分泌。或用豆腐四块、红糖60克,加水共煮,待糖溶化后放入米酒30克,一次吃完对奶汁不足者效佳。民间也有以此治贫血、头晕等病症。

总之,豆腐不但是价廉物美、营养丰富、煎煮均可、味鲜可口、老幼皆宜的大众化食品,也可作为治疗、防病的保健食品之一。

猜你喜欢

  • 治百病皆以固护胃气为要

    牛群 甘肃省庄浪县杨河乡卫生院 孙芳芳 甘肃省庄浪县赵墩乡卫生院胃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仓、气血之海,与脾合称为“后天之本”。胃之受纳腐熟功能正常,表现为食欲如常,舌苔淡白,面色荣润,脉象不浮不沉、从容和缓、节律一致

  • 眩晕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1)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编者按:阎艳丽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河北省第二批中医药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40余年,临床善以经方化裁治疗百病,其学生总结其运用经方治验五则,本版今起陆续介绍。陈某某,女,成年

  • 高热危象中医诊疗技术

    各种原因使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中医学认为,凡六淫邪毒、疫疠之气入侵肌腠,正邪相争,或内伤七情,饮食劳倦而致人体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表现以发热为主要症状,体温升高在39℃以上者,称为高热。临床可分为外感高热与内伤高热,以外感高

  • 活用经方治脑囊虫病

    苗小玲 河南中医学院经方研究所脑囊虫病是由寄生虫(猪绦虫为主)所传染的一种顽固性脑组织及大脑中枢严重损伤的颅脑内疾病,病人痛苦大,后遗症多。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及混合型。河南中医学院王付教授多年临床用纯中药治疗本病,取

  • 甘补脾胃当首分阴阳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喻嘉言云:“脾胃者土也,土虽喜燥,然太燥则草木枯槁,土虽喜润,然太湿则草木湿烂,以补滋润之剂,使燥湿相宜,随证加减耳。”补脾胃者,当使燥湿相宜,医者选方用药,当以甘味为主。《内经》指出:“五味入胃,甘先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