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原古代文化造就了大批著名医家

中原古代文化造就了大批著名医家

许敬生 河南中医学院

光辉灿烂的中原古代文明造就了历代众多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等,其中也有一大批著名医家。

自汉武帝依从董仲舒奏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而这个时期正是中医的发展时期。儒家最根本的道德原则是孝,其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仁,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儒家的人生理想,其中又以济世利天下为最高理想。

医者,仁术也。在古人看来,做官与行医,为良相与做良医,都是济世利天下,其本质是一致的。因而掌握医术往往被看作是每一个人,特别是儒士们的一种义务。所以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晋代皇甫谧说得更深刻:“夫受先人之体,有八尺之躯,而不知医事,此所谓游魂耳。若不精于医道,虽有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危困,赤子涂地,无以济之。”(皇甫谧《甲乙经序》)正是基于这一点,张仲景弃高官而不做,潜心于医学,“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出了不朽的《伤寒杂病论》,实现了他“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伤寒论序》)的愿望。

中州自古多名医。在这块土地上,除了伟大的医圣张仲景之外,还有许多杰出的医学家。早在商代初期,就有商汤的宰相伊尹著《汤液本草》发明了汤剂。又因为他是历史上第一个以负鼎俎、调五味而佐天子治理国家的杰出庖人,被中国烹饪界尊为“烹饪之圣”、“中华厨祖”。伊尹是开封县人(一说是伊川大莘人)。早期的医方大家,晋朝的范汪是河南许昌人,他著有《范汪方》。较早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褚氏遗书》的作者,南朝的褚澄是河南禹县人。唐代的针灸和中药名家甄权是河南扶沟县人,寿103岁。唐代名医张文仲为高宗时御医,是治疗风病专家,著《疗风气诸方》,为洛阳人。对痨病(结核病)提出独到见解,著有《骨蒸病灸方》一卷的崔知悌是鄢陵县人。中国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食疗本草》的作者,唐代的孟诜是河南省汝州市人。北宋著名的医方类书《太平圣惠方》的作者王怀隐是河南商丘人。宋代著名的儿科专家,编写《小儿药证直诀》,使钱乙学说得以传世的阎孝忠是河南许昌人。北宋仁宗时,“校正医书局”中整理古医书的高手有好几位河南人。如掌禹锡撰《嘉佑本草》为郾城人,孙兆、孙奇完成《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均为汲县(今卫辉市)人。北宋末期的著名医家,《鸡峰备急方》(又称《鸡峰普济方》)的作者张锐是河南郑州人。南宋的伤寒大家,《伤寒补亡论》的作者郭壅是河南洛阳人。金元四大家之一,攻下派的代表金代张子和是河南兰考县(一说民权县)人。元代名医滑寿祖籍是河南襄城县人,他著有《读素问钞》、《难经本义》,对《内经》和《难经》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著的《诊家枢要》和《十四经发挥》分别是诊断学专著和针灸专著,均在中医发展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著名的医史专家,明代的李濂是河南开封人,他的《医史》十卷,是我国首次以“医史”命名的医学史专著,书中为张仲景、王叔和、王冰等人补写了传记。清代名医,《嵩崖尊生全书》的作者景日眕(zhěn)是河南登封县人。清代温病学家,《寒温条辨》的作者杨栗山是河南夏邑县人。清代著名的植物学家,撰写《植物名实图考》,而对世界医学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吴其浚,是河南固始县人。等等,不再一一列举。这些著名的医家,犹如璀璨的群星,照亮了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道路。

猜你喜欢

  • 胃糜烂不吃药能自愈吗?做到这三点好得快

    这个是临床上消化系统一个比较常见的疾病,很多原因都可以造成糜烂性胃炎,比如说我们的常见的是胆汁反流啊,对我们的胃黏膜造成损害,可以造成这个糜烂性胃炎,具体来说,在胃镜下为什么称为?糜烂为什么有时候称为浅表,简单跟大家说一下,就是浅表吧,他这

  • 晨起口臭伴有反酸烧心,中医帮你祛除病根

    这个患者是一个严女士, 43岁,主诉啊就是这个口臭伴胃脘疼痛有三个月,这个患者三个月前,就自己感觉这个口臭是不可接受的,常常这个贪食辛辣食物,所以说口臭又会加重。伴有这个胃脘的有一个隐痛,还有胀闷不适,平时脾气比较大,容易急躁易怒,还有感觉

  • 嗓子有异物感还在当咽炎治?千万别再陷入误区!

    在临床上经常见到这一类患者,就是感觉嗓子里有东西,咳嗽咳不出来,一般呢都当咽炎治了好多年。比方说临床见到一些患者是老师用嗓子讲话比较多,呃,讲得多的时候会感觉声音嘶哑,然后嗓子也比较累啊,气力也不足。到耳鼻喉科去看,那么这个咽部啊,有这个充

  • 伤害胃黏膜的5大因素,及时预防及时治疗!

    我简单跟大家说一下,就是我们胃的内壁上面的一层皮,那么这层皮呢,它有一定的厚度,这个皮呢,它不是完全平整的,那么今天我就跟大家来仔细说一说,建议大家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用的人。那么刚才我说的胃黏膜,它是一层皮,并不是光滑的,虽然表面看

  • 脾虚湿盛,远离这五点,中医帮你赶走湿气一身轻松!

    在临床上现在这个湿气重的病人啊,还是非常多见的,那么湿气呢,也有很多种情况,比如说湿气蕴结在肝胆的,那么有的呢,就是湿气蕴结在皮肤的啊,像湿疹等,还有一些呢,就是在经络里,比方说关节炎呐,风湿这一类的,那么在脾胃呢,会有哪些表现呢?我今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