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围刺加耳穴贴压治寻常痤疮

围刺加耳穴贴压治寻常痤疮

寻常痤疮是指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理为雄性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皮脂腺功能亢进。促使皮质中的亚油酸浓度降低,进一步刺激皮脂腺,堵塞腺管,形成微粉刺,继发细菌感染而形成。因此治疗寻常痤疮只有针对其发病因素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耳穴刺激在治疗寻常痤疮中运用较为广泛。中医理论认为,耳为宗脉之所聚,人体十二经脉聚于耳,耳也是体表与脏腑联系的重要部位,通过刺激耳穴,可疏通相应经脉,调理脏腑、平衡阴阳,此为治本。但单纯用耳穴贴压疗效不十分理想,因已发于肌肤的粉刺、脓疱、结节、囊肿等也需要积极治疗。在皮肤患部围刺浅刺,直达病所,既可疏风消热,又可通过对皮部的刺激疏通经络,宣通局部气血,此为治标。因此,围刺与耳穴贴压结合,标本同治,共达提高疗效的目的。

诊断标准

1.多发生于青春期男女。

2.好发于颜面、胸背部等皮脂腺发达部位。

3.损害为散在性黑色粉刺、丘疹、脓疱等,呈对称分布。

4.粉刺加以挤压,可见有头部呈黑色而体部呈黄白色半透明的脂质物排出。

5.一般无自觉症状,有时可有疼痛及触痛。

适应证

适用于所有原发性寻常痤疮患者。对于继发性寻常痤疮患者可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采用本法治疗。经研究及临床实践表明,本疗法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疗效明显优于其他疗法。

禁忌证

面部严重感染患者须在感染控制后方可采用本疗法。

技术操作方法

一、器械准备

一次性针灸针。

二、详细操作步骤

围刺法:局部常规消毒,采用直径0.28毫米、长度20毫米的毫针在面部皮损局部行多针围刺,针与针间距保持5厘米左右,针刺毫针数以将病灶包围为宜。不施手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

耳穴贴压法选穴主穴:内分泌、肺、交感、面颊。配穴:胃、肠、神门、内生殖器。主穴全取,配穴随症选1~2个。用酒精棉球在耳廓部脱脂,用0.5厘米×0.5厘米大小的胶布将王不留行子固定于穴位部。一次选一侧,3天换另一侧。嘱患者每日按压2次,每次按压3~5分钟。2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

三、注意事项

防止晕针。采用一次性针灸针,以保证针具质量,并防止交叉感染。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猜你喜欢

  • 中药火麻仁功效又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中药很多都是草木的根茎等,也有很多是化学合成的物质,但还有一种,就是植物的种子,比如说火麻仁,火麻仁,中药名,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本品呈卵圆形,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有微细的白色或棕色网纹,两边有

  • 了解火麻仁种子是什么

    火麻仁这个可能大多数人都不是特别清楚它,那么应该熟悉它的兄弟叫做人人喊打,容易上瘾的大麻,是不是说的有点可怕,它其实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别名又叫大麻仁、火麻、线麻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后为火麻仁,火麻仁味甘,性平,

  • 乌柏根的皮到底是什么呢?

    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作用,就像某样东西上的不同部位,它们的作用可能不同,像乌柏根的皮,乌柏苦、微温、有小毒,有杀虫、解毒、利尿、通便的功用,而乌柏根的皮用于水肿胀满,有泻下逐水的功效,对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用之有消除腹水功效,所以也有用乌柏根

  • 京大戟和红大戟的区别?

    家里老人几乎都有风湿病,每年都会帮他们买不少可以减少风湿疼痛的药,吃的药丸,贴的膏药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药,每次去中药店选配药材时,中医们往往会加入一种叫红大戟或者京大戟的药草,这2种药材的主治功能相近,只是其配药量上面会有一定的差异,京大戟有

  • 红大戟的别名又叫什么?

    看中医药书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个词,红大戟;本是无异,却逐渐被这图文并茂的野草野花吸引,其中,有一种植物,红色茎,绿色的叶片,深绿的老叶上拖着浅绿的新芽,颜色过渡的倒是别致,它是红大戟,不仅外表红色,折断的茎里也是红褐色,又因为根部长得像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