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重用补气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病

重用补气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病

运动神经元病(MND)是一组病因未明,选择性损害脊髓前角、桥延脑颅神经运动核和锥体束为主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以进行性骨骼肌肉萎缩、无力,直至呼吸肌麻痹而死亡为特征。目前尚无特殊疗法,50~70%患者在发病后3~5年死亡,其中有脑干损害者存活期<2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覃小兰等医师,根据该院刘茂才教授的经验,采用大剂量补气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病31例,取得较好的疗效。

治疗方法为黄芪注射液60毫升(含生药材120克)加5%葡萄糖液250毫升静滴,每天1次,疗程1个月(用药2周,停用2天再续用);口服复方北芪口服液20毫升(含生药黄芪6.72克),每天3次,疗程3个月;口服补元汤,基本方组成:黄芪45克,党参、太子参、丹参各20克,何首乌、白芍、鸡血藤各30克,紫河车、山茱萸、杜仲、巴戟天各15克,陈皮6克。兼语謇、吞咽困难者,加全蝎6克,石菖蒲12克,马钱子粉(冲)0.5克以涤痰开窍;兼肌肉震颤者,加龟板胶(烊)20克,当归10克,木瓜30克;兼咽干、心烦不寐者,加玄参、生地黄、麦冬各15克。疗程3个月。

结果表明,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达74.19%;随访2年,显效3例,有效12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达48.39%。全部病例治疗过程中,无肝、肾功能损害等副反应。

MND属中医痿证范畴。《内经》中早有“治痿独取阳明”的记载。刘茂才教授集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本病以元气亏虚为主要病因,病位涉及肝、肾、脾。治疗上以“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为法则,强调重用大剂补气药,兼以养血益肾。其中黄芪超大剂量用至140克,此外尚有党参、太子参等益气药,经多年临床观察,无不良反应。由此可见气能生血,气旺血旺,血可化精,精能生髓,可使脾健肾充,肝得滋养,肢体能用。其次,刘茂才还重视本病病程迁延的特点,“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且脾虚生湿,湿聚成疾,痰瘀互结而壅塞气机,故在补益治疗中适当选用涤痰开窍药,如石菖蒲、马钱子、全蝎等;在补肾方面,注重选择温而不燥、补而不滞的药物平补肝肾,用药旨在温阳,但配以滋阴药以求补阳而不伤阴,如选择紫河车、杜仲、巴戟天与山茱萸、白芍、鸡血藤的搭配,何首乌、狗脊与玄参、生地黄的搭配,以求刚柔相济、温润并施,利用中药持久和缓的药理作用,缓图调治,从而达到治疗痼疾的目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大量补气中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74.19%,远期疗效总有效率为48.39%,无1例死亡。

本病病因未明,可能与营养障碍、遗传因素有关。文献报道肌萎缩侧索硬化(MND的一型)是因体内自由基平衡紊乱及通过活性氧形式产生神经细胞毒性引起运动神经元死亡,使用清除自由基的药物对其有一定效果。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党参、太子参等补气药及养血益肾药丹参、何首乌、杜仲、巴戟天、生地黄、狗脊具有较强的抗氧自由基作用,能清除超氧阴离子(O2-),提高SOD活性作用;此外,紫河车、丹参、黄芪、山茱萸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作用。非终末期运动神经元病治疗效果满意,可能与益气养血补肾中药通过抗氧自由基作用以保护残存的神经细胞、调节机体免疫、减少肺部感染等合并症的发生有关。

猜你喜欢

  • 肝胆同治,重点是疏肝

    胆石症是一种由胆汁沉积、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病或胆固醇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它是消化道的常见病和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国胆石症的自然人口发病率约为7.8%。据报道,胆结石与胆癌的发生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胆结石数量的增加,胆结石的风险也在增

  • 复元活血汤

    组成 柴胡10克,瓜蒌根12克,当归9克,红花6克,甘草6克,穿山甲(炮)10克,大黄(酒浸)3克,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10克。功效 活血祛瘀,通络散结。主治 跌仆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亦可用治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

  • 论中医之肾

    肾脏之识众所周知,中医学的脏腑并非一个单纯的解剖学概念,而是一个器官和功能的集合群,相关概念也因而呈现虚实相兼、过于抽象,且只有放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下才能准确理解。在脏腑学说中,肾具有四个功能:一是藏精,主生殖、生长、发育;二是主水;三是主纳

  • 《伤寒论》一方二法初探

    每次整理胡希恕先生的遗作及学习《伤寒论》原文,总有不同的收获。而今整理其注解《伤寒论》的原文时,引起笔者深思的是论中的“一方二法”。此四字是方后注解,既往对此一读而过,未引为重视。但近几年常思考六经类证、方证的六经归类,对不少方证难以认定六

  • 急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和(或)心脏负荷明显增加,导致心排血量显著、急剧地降低,组织灌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的综合征。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较常见,急性右心衰竭较少见,常见病因有风心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