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冬季药膳

冬季药膳

冬季药膳推荐

1、参芪乳鸽汤:组成:党参10克,黄芪20克,乳鸽一只(约500克左右)。

加工方法:黄芪、党参煎煮取汁,待乳鸽煮熟时加入同煮15分钟左右,加调味品即可。

功用:益气健脾,升阳益胃,对体弱多病、食欲欠佳,易感冒者常食有效。

2、首乌鳝背:组成:首乌15克,鳝背250克。加工方法:首乌浸泡30分钟,煎煮取汁,鳝背洗净,加油煸炒,加调味品,最后加入首乌汁同炒片刻即可。

功用:滋肝益肺,补血乌发。对腰酸腿软,记忆欠佳有效。

3、当归生姜羊肉:组成:当归6克,生姜10克,羊肉500克,红枣10枚。

加工方法:当归取汁或直接加入,羊肉洗净,加少量油煸炒,加啤酒250ml左右。生姜、红枣一同加入,加调味品同煮烂即可。

功用:壮阳补肾,补气活血,养心安神。

4、核桃虾仁:组成:核桃仁50克,枸杞子20克,虾仁250克。加工方法:枸杞温水浸泡30分钟,核桃仁加少许油煸熟,虾仁加少许料酒黄粉拌匀,与核桃仁同炒5分钟,加调味品即可。

功用:壮阳补肾,对阳虚畏寒、腰酸、腿软、乏力常吃有益。

5、虫草鸭:组成:虫草5克,草鸭一只(约1500克)。加工方法:虫草用水浸泡,洗净泥沙,加适量水,隔水蒸1小时左右,草鸭洗净,腹中置入葱姜、虫草,同炖熟烂,加调味品稍炖3~5分钟左右,分次服食。

功用:润肺益肺,补肾,提高免疫。

6、山海双参:组成:人参片5克,发好海参250克。加工方法:人参片加适量水隔水炖30分钟左右备用。海参洗净,切段,加少许油煸炒片刻,加入人参与汁,同烩熟,加调料品,胡椒粉食之。

功用:补气助阳,温肾益髓,可用于阳虚乏力。

7、仙菇素烩:组成:香菇、蘑菇、草菇、金针菇等量。加工方法:洗净,切片,同烩煮,加适量调味品即可。

功用:健脾益气,降脂活血。

8、八宝粥:组成:桂圆、红枣、芡实、莲子、米仁、黑豆、核桃仁、黑木耳各10克,大米100克。

加工方法:置入容器内同煨煮至粥状即可。

功用:益肝补肾润肺,对目糊眼花,久咳无痰、便溏、脾胃虚弱者常食有效

冬季养生药膳

冬季机体阳气潜藏,生机隐伏。身体虚弱者,易受风寒之邪侵袭,患感冒、咳嗽等症。中医认为冬季养生保健应注意几个方面:

起居作息应避风寒,养精固阳。晚间适当早些安卧,早晨起床可略迟,充分利用日间工作、劳动或出游,衣食注意御寒保暖,避免严寒骤然侵袭,特别是冠心病、慢性气管炎、肺心病、关节炎等病患者更应注意。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使气血调畅,利于健体御寒防病。素有锻炼者在冬季亦应持之以恒,有冠心病等慢性病者,应控制运动量,以不感明显疲劳为宜。运动出汗应及时擦干,以免受风寒而感冒。

冬季饮食宜温热熟软,富营养,高热量,易消化。素体阳气虚弱,或气血亏虚,或脾胃虚寒者,冬季可选用适当的药膳食疗方进补或辅助治疗疾病,如:

当归炖羊肉:羊肉500克、当归20克、生姜20克、桂枝10克、砂仁3克,加葱、盐、黄酒等调料,文、武火烂熟,有补益气血,驱寒暖胃作用,适合于气血虚弱,阳虚畏寒者冬季食用。

乌鸡汤:乌鸡一只、黄芪10克、当归6克、枸杞子6克、良姜3克、胡椒3克、陈皮3克、生姜6克、加葱、盐等调料,炖熟,食鸡饮汤。作用与适用范围同上。

温中粥:茯苓、白术各6克、干姜、良姜、陈皮各3克,砂仁、吴茱萸各1.5克,共加水煎取药汁,再与大米100克及水适量煮粥,早晚空腹温热食用。有健脾温中,散寒止痛之效,适于脾胃虚寒、脘腹疼痛者。

猜你喜欢

  • 中医治疗肝癌效果如何

    中医治疗肿瘤有着不可代替的优势:肝癌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受到众多因素多年作用的影响才会发生,在治疗上也是相当困难的,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不能单一。中医治疗肿瘤优势:1、缓解病情:在中医治疗肝癌上应用多是很常见的事情,首先我们要针对肿瘤的症状进行

  • 晚期肝癌还能治吗?

    晚期肝癌中药治疗中中药能够有效的控制症状,既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使患者能够更好的接受治疗,也能够彻底的控制症状,中医个体化处方治疗中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在肝癌晚期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肝癌晚期腹水治疗具有平衡水盐代谢,促进潴留水液

  • 中期肝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该病在临床上的死亡率较高,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肝癌在早期的症状并不是很明显,所以当人们发现它的时候已经到了中晚期了。这时肝癌的治疗难度相对较大,但是患者也不可放弃,一定要积极治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肝癌到了中期有

  • 原发性肝癌专方治疗

    (1)楝邪金汤组成:八月札15克,川楝子9克,大腹皮15克,桔皮12克,桔叶12克,枳壳9克,木香9克,佛手片6克,郁金12克,莱菔子12克。加减:湿热内蕴加蒲公英、垂盆草、白花蛇苦草、由基黄、茵陈、山栀、黄芩、黄连、石上柏、大青叶、板蓝根

  • 原发性肝癌分型治疗

    (1)气滞血瘀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消积。处方:柴胡、黄芩、白芍、郁金、桃仁、?虫、白术、大黄、由三七(先煎)各10克,莪术15克,半枝莲、鳖甲(先煎)各30克。加减:有尿赤便秘等热象加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龙葵;伴苔腻、脉弦滑或濡,胸闷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