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利巴韦林在丙肝治疗中的作用

利巴韦林在丙肝治疗中的作用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窦晓光教授在报告中指出,现在已经公认PEG干扰素(IFN)联合利巴韦林是治疗慢性丙肝的金标准。在联合治疗方案中,利巴韦林在相当程度上可以提高PEG-IFN的抗病毒效应(0.5-1.0log)。通过不同的机制,利巴韦林在多方面发挥作用,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活性,可降低病毒的免疫逃逸和对抗抗病毒压力的能力,从而增强了PEG-IFN的临床疗效。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从IFN单药治疗到IFN+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有了一个显着飞跃;从IFN+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到Peg-IFN+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患者的SVR又有了一个显著飞跃。因此多年的临床证据显示,利巴韦林在慢性丙肝的治疗方案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协同效应。

在整个疗程中,我们必须确保对HCV感染患者足量使用利巴韦林。疗程早期,利巴韦林的起始剂量与病毒学应答呈显著正相关,更高的起始剂量能够提高基因1型患者的SVR,对于难治性患者(基因1型/高病毒载量/>85kg),利巴韦林的起始剂量更加不容忽视。在联合治疗方案中,临床研究表明,不宜过早、过快地减量或停用利巴韦林,否则可能会导致患者病毒水平容易反弹、SVR明显降低。加拿大的一项研究同样表明,丙肝的联合治疗中,足量使用利巴韦林可以明显增强疗效,累积剂量越高,越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病毒学复发率,提高SVR。

因此,我们在临床试验设计和临床诊疗实践中,有三个重视:必须重视利巴韦林的起始剂量设定,《中国丙肝防治指南》中推荐的是1000~1200mg/d;还要重视因利巴韦林不良反应减量或者停药原则;重视对利巴韦林不良反应的药物干预。《中国丙肝防治指南》指出,利巴韦林用药期间应密切监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和网织红细胞计数,根据Hb的下降情况,当降至≤100g/L时应逐渐减量,减量幅度控制在150~300mg/次;Hb≤80g/L时应停药,停药后Hb会很快恢复正常。我们并不建议过快减量利巴韦林,因为这会明显增加停药后的复发率,降低SVR,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 羌活的食疗作用和食用方法

    羌活为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根茎及根。主产于四川、甘肃及云南等地。多于初春及秋季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干燥,切厚片。羌活根茎为圆柱形或不规则块状,长4至13厘米,直径0.6至2.5厘米。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外皮脱落处呈黄色。了间短缩,呈紧

  • 马尾连黄连的区别有哪些?

    马尾连与黄连都是常见的中药材,它们性苦寒,有很好的清热燥湿解毒功效,对于湿热火毒诸证可以相互代用,但是,马尾连与黄连也有所区别,那么,马尾连黄连的区别有哪些叱?下面我们具体的看一下马尾连黄连的区别有哪些。【马尾连与黄连的区别】一、马尾连马尾

  • 苦参的功效与作用你了解多少?

    苦参的功效与作用你了解多少?这问题对于不懂中医中药的朋友来说无疑是天方夜谭,苦参子在医学上的应用已经有很久的历史,因此,它的功效与作用在中药古典里面早有记载,它可以起到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等作用,能治疗很多种疾病。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苦参的功

  • 委陵菜是什么 委陵菜的功效与作用?

    提到委陵菜,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在日常生活中,委陵菜的身影经常出现,它通常生长在山坡、田野间、路边等地方,俗称为“翻白菜”或者是“根头菜”,它的生命力非常的顽强,而且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今天我们来介绍委陵菜是什么,委陵菜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 苦地丁和紫花地丁有什么区别?

    苦地丁和紫花地丁都是常见的中药材,在生活中,有很多人会把苦地丁和紫花地丁混淆,甚至在临床上,也会出现苦地丁和紫花地丁饮片混淆的的现象,那么,苦地丁和紫花地丁有什么区别呢?为了方便大家辨别苦地丁和紫花地丁,下面我们来看苦地丁和紫花地丁有什么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