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快检中药材有几招

快检中药材有几招

几千年来,中药作为我国人民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对于保障人民健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中药事业的发展,中药材品种逐渐增多,中药材市场上以伪充真、以劣充好、真伪混杂的现象也逐渐增多,严重影响了中药材的质量、信誉和使用效果。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总结出几种简便的快检中药材方法。

水试法

1.牛黄: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

2.苏木:投入热水中,浸液呈鲜艳的橘红色。

3.秦皮:加热水浸泡,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见碧蓝色荧光。

4.蟾酥: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状。

5.胖大海:热水浸泡后膨大呈海绵状,可达原体积的8—10倍。

6.熊胆:投入清水杯中即可见旋转并呈黄线下沉而不扩散。

7.番红花:浸泡于水中,柱头臌大呈长喇叭状,水面应有油状漂浮物,水被染成黄色,不显红色,无沉淀,用棒搅动,不易碎断。

8.乳香:用水研磨形成白色乳状液。

9.菟丝子:加热水浸泡后,表面有黏性,煎煮后露出黄色至棕褐色卷旋状的胚丝。

火试法

1.青黛:用微火烧,有紫红色的烟雾产生。

2.马勃:置火焰上轻轻抖动,即可见细微的火星飞扬,熄灭后,产生大量白色浓烟。

3.海金沙:取少量撒于火上,即发生轻微爆鸣及明亮的火焰。

4.血竭:将本品粉末置于白纸上,用火隔纸烘烤即熔化,但无扩散的油迹,对光照视呈鲜艳的红色,以火燃烧则产生呛鼻的烟气。

5.冰片:点燃后产生浓烟,并伴有火焰。

6.麝香:灼烧时,会产生浓郁的香气,燃尽后留下白色的灰末。

上述特殊变化的产生都与药材内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密切的关系,而伪劣者则不具备。另外,传统经验鉴别方法,也有助于我们快速鉴别中药材的真伪。例如:“马头蛇尾瓦楞身“的海马,羚羊角的“通天眼”,何首乌的“云锦样花纹”,长有“蚯蚓头”的防风等,均看而识别之;而黄连、苦参、鸦胆子这类药材往往以味定之,且越苦越佳;荆三棱和泡三棱则以质感的不同相区分,前者坚实体重,后者较轻;红花却以“臭”为好,等等。

总之,只要我们不断积累经验,加深对中药专业知识的了解,就一定能够鉴别假劣

中药材。

摘自:《中国医药报》文/江苏省盐城市晌水药监局 陈从根

猜你喜欢

  • 便秘吃什么好通便

    因为便秘不仅仅有实秘,还有虚秘,特别是慢性顽固性的便秘,很多是气虚阴虚导致的,气虚会出现肠道动力缺乏,气机不畅,而无力将糟粕邪实排除,因为阴虚会出现津液不足,肠道失去濡润,所以说便秘反复难愈,那么气阴两虚是他的根本,泻下药只是暂时缓解了表面

  • 鼻炎的症状,怎么治疗有效?

    首先过敏性鼻炎,中医病名为鼻鼽,以流清水样鼻涕,打喷嚏,鼻痒和鼻塞为主要症状。中成药可以使用(鼻渊通窍颗粒),是由苍耳子,辛夷,麻黄,白芷,薄荷还有黄芩,野菊花等这些药物组成,那么不同于抗生素和激素,那么中成药不容易产生耐药性和激素依赖,那

  • 去湿气的小妙招

    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而人体的五脏中,脾性湿为太阴,阴气最盛则脾气充盛,体内湿气也会正常的运行,不会出现湿气停滞在体内的情况。一旦出现脾气亏虚,湿气无法运化停滞体内便会形成内湿,聚为湿病。长此以往呢,患者体内的湿血开始泛滥,又因为脾虚无法运,

  • 祛湿的食物有哪些?祛湿的中药材有哪些?

    第一种药材:(绵茵陈)它具有清湿退热作用,用于三焦的湿热。第二种药材:(苍竹)这味药材也是祛湿的良药,它还有一定的健脾的作用,脾是运化湿气的,脾的功能强建了,湿气运化的多了,就不会有大量的湿气淤积在身体,适用于湿气比较重引发的舌苔白腻,腹痛

  • 脾虚的四大类型以及调理

    第一:脾气虚症,通常表现为容易腹胀,胃口下降,大便稀溏不成形,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者是苍白无华,舌质淡,胎白,中医治疗上一般以健脾补气为主。第二:脾阳虚通常表现为腹部容易感到冷,吃不了凉的食物,喜欢温热,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大便稀溏,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