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月经期中医保健

月经期中医保健

月经是妇女特有的生理现象。由于行经期间,血室开放,机体抵抗力较差,极易感邪,若此时调摄失宜,每易致病,故月经期应注意以下几点。

1.洁外阴:经期要保持外阴清洁,禁止盆浴及阴道冲洗,以免感染邪毒、病虫损伤冲任、胞脉而发生妇科疾病。可以淋浴。月经垫纸要柔软、清洁,月经带及内裤要勤洗勤换,并于日光下晾晒。

2.适寒温:经水为血所化,血得热则流畅,遇寒则凝泣。经行之际,胞脉空虚,若感受寒邪,寒凝气血,经络阻滞,常可发生痛经、闭经等;若感受热邪,热扰血海,迫血妄行,多发为月经先期、经期延长、崩漏等。因此经期应注意寒温的调节。避免冒雨、涉水、游泳,勿食生冷之品;尽量避免炎暑高温作业,勿食辛烈辛燥之物等。《景岳全书·妇人规》曰:“凡经行之际,禁用苦寒辛散之药,饮食亦然。”.

3.调情志:月经期经血下泄,阴血偏虚,肝气偏盛,此时情绪易于波动。若遇惊恐、恼怒、忧思等不良情志刺激,可使冲任气血失和,而发生月经病。因此经期应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避免七情过度。《女科经纶》:“妇人以血为海……,每多忧思忿怒,郁气居多,……忧思过度则气结,气结则血亦结;……忿怒过度则气逆,气逆则血亦逆。气血结逆于脏腑经络,而经于是乎不调矣。”

4.适劳逸:经期应避免过度疲劳,不宜参加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劳则气耗,若

劳倦伤脾,脾虚气弱,统摄无权,冲任不固,可致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甚则崩漏。《丹溪心法》云:“若劳动过极,脏腑俱伤,冲任之气虚,不能约制其经血,故忽然而下。”

5.禁房事:经行之际,血室正开,胞宫余血未尽,严禁交合。否则邪毒入胞。与血搏结,可引起痛经、月经过多、崩漏、徵瘕等疾病。《女科经纶》:“若经适来,而不禁房事,则败血不出,积精相射,致有诸证,此人之易犯者。”《干金方》:“妇人月事末绝而与人交合,令人成病。”

猜你喜欢

  • 喝中药后能不能喝酒

    首先啊,在喝药的时候,不管是西药还是中药,一般情况下我们是不建议喝酒的,最主要的原因呢,是很多的药物会和酒精产生相互作用,影响到治疗啊,影响到药物的疗效,有些呢,还会发生一些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第二个原因呢,酒本身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很多负面影

  • 经期拉肚子是什么原因?怎么缓解?

    就是来月经的时候,出现大便溏稀,大便次数多等这种情况,这个我们中医上讲叫做经前腹泻。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脾气虚或者是一个肾阳虚造成的。这个我们可以在月经期用热水或者是暖宝宝来ç进行热敷,热敷的原因呢,第一个可以驱散让我们体内的寒气,温暖我们的

  • 尿泡沫多是什么原因?

    生理性的经常喝喝水量少,大量的出汗,尿液的浓缩,以及某些食物、药物有关系,不需要治疗。病理性的尿泡沫可能因为糖尿病导致尿糖的升高,慢性肾脏疾病导致尿蛋白的增加。另外呢,女性的尿泡沫增加可能和妇科炎症有关系,一些青年男性的尿泡沫大多和前列腺炎

  • 月经不规律怎么回事

    中医认为冲任、气血不调,血海蓄溢失常会导致月经前后无定期。通常肾虚、脾虚或者肝郁型体质的人会出现这种情况。对于肾气不足导致的肾虚的人经量少、色淡质稀、还常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的症状。在调理时需要补益肾气,养血调经。脾虚的人都是由于脾的运化

  • 月经量多是怎么回事

    月经量多舌淡,质稀为气虚,常伴有身疲体倦,气短懒言,面色苍白等症状。调理上需要补气身体,固冲止血。量多,色深红,质粘稠,多出血热,这类人呢,容易口渴,喜欢喝冷饮,还伴有心烦多梦的症状。调理上可以清热凉血,固冲止血。如果是量多,色紫暗,质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