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亡阴亡阳病势险 辨治尤需准而快

亡阴亡阳病势险 辨治尤需准而快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

亡阴、亡阳均是疾病的危险证候,一旦辨证错误,或救治稍迟,就会有生命危险。亡阴与亡阳是两个性质不同的病证,亡阴的根本原因是机体内大量脱失津液,从而导致亡阴。亡阳的主要病因是阳气亡脱。因为气可随液脱,亦可随血脱,故亡阳也常见于汗、吐、下太过以及大出血之后,同时,许多疾病的危笃阶段也可出现亡阳。

亡阴以身热肢暖、烦躁不安、口渴咽干、唇干舌燥、肌肤皱瘪、小便极少、舌红而干、脉细数无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阴液耗竭,失去濡润之功,故口渴咽干,唇干舌燥,肌肤皱瘪。津液化原告竭,故小便极少。阴虚则内热,故身热肢暖。虚热上扰则烦躁不安。舌红而干,脉细数无力为津枯虚热之象。大汗淋漓多发生于原来为热病之患者,热邪逼迫则汗液外泄,也可见于治疗不当,发汗太过的病人。亡阴与现代医学所说的暖休克相似,治宜益气养阴,方用生脉饮(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急煎频服,亦可同时以参麦注射液或生麦注射液40~80毫升静脉缓慢注射,或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毫升稀释后静脉点滴。

亡阳以大汗出、汗冷、味淡微黏、身凉恶寒、四肢厥冷、蜷卧神疲、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白滑、脉微欲绝为主要临床表现。亡阳发生在各种原因所致的阳气虚弱以致亡脱的阶段。阳虚固摄无权,故腠理开而汗大出,汗冷,味淡微黏。阳虚则寒,故身凉恶寒、四肢厥冷、蜷卧神疲。口淡,舌淡白,脉微欲绝均为阳微虚寒之征。亡阳与现代医学所说的冷休克相似,治宜益气回阳救逆,方用独参汤(由人参一味药组成),或四逆汤(由附子、干姜、炙甘草组成),或参附汤(由人参、附子组成)急煎频服。

由于阴阳是依存互根的,所以亡阴可导致亡阳,而亡阳也可以致使阴液耗损,亡阴与亡阳确实很难截然分开。故在临床上,宜根据不同情况,以亡阴为主者按亡阴救治,以亡阳为主者按亡阳救治,亡阴与亡阳并重者,当回阳与救阴并举,方用生脉饮与参附汤同服,亦可同时用参附注射液与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

猜你喜欢

  • 补阳还五汤合八珍汤加减治中风后遗症

    张红光 张微微 河南省汤阴县伏道乡西水磨湾村张国兴诊所“脑血管疾病”在中医上属“中风病”范畴,其本病发生的病因主要以内因为主,内虚为本,加以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以致肝风、肝火內动,或痰湿、瘀血内阻而发病。对于症见“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

  • 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技术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婴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感染性疾病,本病病死率高,合并症多,是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疾病。早产儿、男孩、胎膜早破>24小时、母产时发热、羊水有腐败恶臭味的婴儿发病率高。病因病机内因多与新生婴

  • 阴囊潮湿治验一则

    吕波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张某,男,47岁。阴囊潮湿反复数年,春夏较重,秋冬较轻,内裤每日一换,但阴囊潮湿依旧,食纳不佳,体胖腹大,平素喜饮酒,舌体胖大,苔黄白,舌根腻,脉滑。中医辨证:湿热下注。处方:萆薢20克,黄柏15克,苍术15克,石菖

  • 应用经方须注意药量配比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医自古流传一句话:“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药量”,就是说中医治病,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必须药量轻重适宜,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笔者认为,这里所说的“药量”,不仅仅是指方剂中药物的剂量,更重要的是指药量间的配伍比

  • 芍药汤加减治痤疮

    李军 四川省巴中市中医院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是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病,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中医学称之为“粉刺”、“面粉渣”、“酒刺”、“风刺”等,并认为素体阳热偏盛是痤疮发病的根本;饮食不节,外邪侵袭是致病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