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药养生辨清体质

中药养生辨清体质

生活与中药

国人使用中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炎帝神农氏时期。老广是把中药与日常生活的结合发挥到了极至,广东的老火靓汤也似乎成了广东人懂生活的代名词。煲汤自然少不了药材,这里面就有很多讲究了,中药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从本期开始,广州日报每日保健与健康周刊联合广东省中医院推出“生活与中药”栏目,与读者共同细细解读中药的品性,区分鉴别名贵中药材,并请专家为您解答日常生活可能碰到的滋补难题。

医学顾问: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 杨志敏主任医师

你的治病良方,或许用在他人身上就变成“致病毒药”!

北方人林小姐来广州后,按照本地朋友天气湿热,要饮凉茶降热气的指点,一有感冒便饮廿四味、瘢痧等凉茶。近年来她发觉自己的身体愈发畏寒,办公室内冷气开得稍微大一点,自己一定是最早中招的人。

直到最近,受不了一周感冒两次的林小姐向中医求助,才得知自己是气虚寒底体质。医生告诉林小姐,气虚和阳虚体质的人就不能长喝性寒的凉茶,否则会损伤人体的阳气和脾胃,容易疲倦、多汗易感冒以及出现脉弱无力等脾肺气虚的症状。

广东人群体质已改“虚人”居多

即使是对中医药有着深厚感情的广东人,对自身体质“蒙查查”者也不在少数。“过去人们一提广东人,就觉得体质热,但是,现代生活已经改变了广东人的体质,虚者居多。”杨志敏说,广东是亚热带气候,过去广东人以农业为主,露天工作时间多,炎热天气使人易感热邪。

随着近几十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当多的广东人出行、工作、休息,全部处于空调环境下,尤其是办公室一族,再加上夜生活的兴旺,鲜见太阳,爱吃冷饮“镇暑气”。“中医讲究升降有度、收放自如,通俗的讲,每天晚上十一时以后阳气就潜入体内,进行休整,为第二天工作学习做准备,而现代生活方式干扰了阴阳交替。”

杨志敏说,如今广东城市人群中,气虚、阳虚者队伍愈发壮大,正是出于这个原因。“除了经常进行户外工作、热爱运动和体质壮实的人之外,广东人一定要改变‘不分体质一味饮凉茶’的习惯。”

广东人吃药食补的另一大忌讳是不辨体质,盲目“追风”。九类体质各有所宜,各有所忌,觉得别人吃什么效果好,自己也“追风”,这样往往适得其反,阴虚质者应该补阴津,忌用温燥之物。阳虚质者要壮其元阳,忌用苦寒之物。比如,如果想通过食疗降血压,阴虚质的人可以吃寒性食物,如芹菜(性凉)、菊花(性凉)、马兰头(性寒),阳虚质的人应吃热性食物,如大蒜(辛辣、热)、玉兰花等。

实证虚证者同饮一杯凉茶 不妥!

“不辨体质乱用药、进补,效果适得其反。”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主任医师说,实证和虚证、阴虚阳虚者不该同饮一杯凉茶。岂止是治病,平时的养生保健也和体质有莫大的关系。

《内经》是医学史上最早论述人类体质的重要典籍。“体质意味着人体更容易得某种疾病或者对某种致病因子更‘敏感’。”

杨志敏说,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技能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

人的体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她指出,体质的差异是先天因素和多种后天因素共同决定的,也会随着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精神状态等因素,在一定时期内缓慢发生改变。

因此,一个人年轻和年老时的体质未必一致。有些人则属于“兼夹”体质,有时随着外界因素偏向一种体质,有时又表现为另外一种。

八种体质容易陷入“亚健康”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琦教授指出,体质可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九类。除平和质被视为健康表现外,其余八种体质更容易发展为亚健康乃至疾病状态。比如气郁质,这种体质容易导致多种心身疾病。

中医常说:“肥人多痰湿,瘦人多虚火,性急多火热(容易发火)。”据杨志敏介绍,患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有些人是阴虚或气虚质、瘀血质、痰湿质,高脂血症患者是阴虚质。糖尿病患者则有不少表现为阳虚、痰湿质。

专家指出,亚健康状态多为心身性疾病,心因起主导作用,即多为情志所伤,而情志与肝关系密切,持续的情绪焦虑、压抑必先影响肝之功能,因此,亚健康多与心肝两脏相关。因气为阳,而阳主功能,所以,亚健康状态以气虚型最为常见。此外,心主血脉司运输,心阳虚功能差即气虚,而气虚不能推动血液在脉道中运行,气虚血涩故致瘀血,而瘀血易致胸痹心痛、中风,因此,早期瘀血质也是亚健康状态的常见症状。

猜你喜欢

  • 泡脚对失眠有效果吗

    中医认为,人的足部有许多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的穴位,同时足底也是脏腑的重要反射区,再者脚为精气之根,所以用温热水泡脚,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散寒除湿,调理脏腑,平衡阴阳,对于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失眠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痰湿和痰热的区别

    痰湿的人都是肥胖,而且湿气比较重,特别容易出现困倦、疲乏、浮肿的表现,这种体质人都考虑健脾祛湿。痰热是偏于出现热的表现,有的患者会出现咳嗽、咳黄痰、胸闷气喘、大便秘结、小便黄的症状,而且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这种体质人就要考虑清热化痰了。

  • 腿抽筋是缺钙吗?

    其实腿抽筋与缺钙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完全相对等啊,缺钙会导致腿抽筋,但是如果过渡劳累,比如我们平常不爬山,突然爬山了,然后夜晚回来以后就发酸,腿抽筋,肌肉抽筋,肌肉痉挛,这不是缺钙引起,而是肌肉疲劳引起的,所以这个腿抽筋不完全是缺钙引起的,

  • 吃完饭就想大便还拉稀是怎么回事

    吃完饭就要上厕所,大便不成型,跟脾胃虚弱以及肾阳不足有关。中医讲,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虚弱就不能收那水谷和运化精微,导致胃肠传导失常,或者因为肾阳不足,脾失温煦,导致运化失常,就会出现消化不良,吃完饭就要上厕所,同时还伴有大便不成形的现

  • 饭后走一走真的有好处吗

    中医认为,脾主四肢,主肌肉,运动四肢就是健运脾胃,所以饭后走一走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是刚吃饱饭,胃内食物量增加,胃处于充盈状态,此时走一走会增加胃的负担,对健康反而不利。所以最好吃饱饭后先休息20到30分钟,再出门散步。快转发给你身边还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