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毛花根
蒲草根、席草根、茫草、千子草
来源莎草科水毛花根Scirpus triangulatus Roxb.,以根、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除新疆外,各省均有。
性味根:淡、微苦,凉。
全草:苦、辛,凉。
功能主治根:清热,利尿。主治热症牙痛,淋症,白带等症。用量1~2两。
全草:清热解表,润肺止咳。主治外感恶寒,发热咳嗽。用量0.3~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蒲草根、席草根、茫草、千子草
来源莎草科水毛花根Scirpus triangulatus Roxb.,以根、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除新疆外,各省均有。
性味根:淡、微苦,凉。
全草:苦、辛,凉。
功能主治根:清热,利尿。主治热症牙痛,淋症,白带等症。用量1~2两。
全草:清热解表,润肺止咳。主治外感恶寒,发热咳嗽。用量0.3~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楮头红拼音注音Chǔ Tóu Hónɡ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楮头红的全草。秋季采,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生于林下或沟边阴湿处。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西、湖北、贵州、四川、云南等地。原形态直立草本,高10~
《中药大辞典》:楮实拼音注音Chǔ Shí别名谷实、谷子(《千金方》),楮实子(《素问病机保命集》),楮桃(《濒湖集简方》),角树子、野杨梅子(《江苏植药志》),构泡(《重庆草药》),谷木子、谷树子、谷树卵子(《上海常用中草药》)。出处《别
拼音注音Chǔ Shí Zǐ英文名FRUCTUS BROUSSONETIAE来源本品为桑科植物构树Broussoneria papyrifera (L.) Vent.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洗净,晒干,除去灰白色膜状宿萼及杂质。
《中药大辞典》:楮树根拼音注音Chǔ Shù Gēn别名谷树子根(《本经逢原》),谷木蔃(《生草药手册》)。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桑科植物构树的嫩根或根皮。9~10月采。性味①《重庆草药》:“味甘,性微寒,无毒。“②《广西中草药》:“味微
《中药大辞典》:楮树白皮拼音注音Chǔ Shù Bái Pí别名谷木皮(《吴普本草》),楮树皮(《别录》),谷白皮(《千金方》),楮白皮(《圣济总录》),构皮(《草木便方》)。出处《纲目》来源为桑科植物构树树皮的韧皮部。性味①《药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