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血瘀良药数红花

血瘀良药数红花

红花为菊科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红花的筒状花冠,主产于新疆、河南、河北、浙江、四川、云南、山东等地,近年来尤以新疆所产质量最佳、产量最大。夏季花瓣由黄变红时采摘,又称红蓝花、草红花。晋代张华著《博物志》称中原的红花是“张骞得种于西域”,可知其为丝绸之路上的物产之一。早期红花是用于染料的,后来才用于医药。东汉著名的医药学家张仲景在他的《伤寒杂病论》“妇人杂病篇”中载有红蓝花酒,主治:“妇人六十二种风,乃腹中气血刺痛。”是红花用于治病的最早记载。

红花之名则始见于宋代《本草图经》,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对红花的主治功能有详细的记载。中医认为,红花功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主治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胸痹心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关节疼痛、中风偏瘫、斑疹等,为行血和血之要药。历代医家对此多有论述,陈嘉谟《本草蒙筌》载:“多用则破血通经,酒煮方妙;少用则入心养血,水煎却宜。”故临床上凡因瘀滞所致血气不和,经络不利诸证,皆可应用。

用于妇女血瘀经闭、痛经,可配桃仁、当归、川芎等,共奏活血通经之效,如《医宗金鉴》桃红四物汤;治妇女滞产或产后胞衣不下,急用红花酒煮浓汁饮,并可与牛膝、川芎、当归配伍,方如《景岳全书》脱花煎;治产后瘀滞腹痛,或血晕、血崩,可与干荷叶、蒲黄、当归等和用;用于血瘀气滞所致胸痹心痛多与赤芍、丹参、瓜蒌等同用,以宣痹活血止痛;若肝失条达,血瘀气滞所致胁肋疼痛,可配柴胡、白芍等疏肝止痛;寒凝血瘀之胃脘疼痛,痛有定处,遇寒痛甚者,可与丁香、木香、五灵脂等合用,以温中理气,活血止痛;治癥瘕积聚,可配当归、穿山甲、牡蛎,以活血祛瘀,软坚消癥;治中风偏瘫,肢体不遂属气虚血瘀者,可配黄芪、当归等益气活血通络,如《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治跌打损伤瘀肿作痛,配川芎、乳香等,可增强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如《外科大成》活血止痛汤;治热郁血瘀而斑疹色暗者,常配伍清热凉血透疹之当归、紫草、大青叶等同用,方如《麻科活人全书》当归红花饮;此外,还可治疗虫类药中毒,据缪希雍《本草经疏》红花项下载:“凡虫药之毒,必伤血分,此药能行血,血活则毒可解。”可见,红花不仅仅只是应用于妇科的血瘀症,对于心、肝、胃等部位的血瘀症以及跌打损伤、中风偏瘫、癥瘕积聚、斑疹等都可应用红花治疗,红花的确是治疗血瘀症首选的重要药物。

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表明,红花有兴奋心脏、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和改善微循环作用,还有显著的抗凝血、降血脂、抗实验性心肌缺血、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等作用,这从药理学上进一步验证了红花的活血化瘀作用。红花除了传统汤剂应用外,近年来又有许多新的品种剂型问世,如《中国药典》(1985版)收载的跌打活血散,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册)收载的当归跌打丸,北京市卫生局《制剂手册》(1978年)收载的红花注射液等等,都是以红花为主药的。这些制剂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脑血栓、脑动脉硬化症、高血压脑溢血恢复期之偏瘫、跌打损伤、慢性肌肉劳损、突发性耳聋等疾病,有显著疗效。(梅全喜)

猜你喜欢

  • 外寒内湿案——王和伯治疗秋燥胜气病医案(2)

    张男。脉象浮紧,重按细滞,舌苔糙白,口干饮多,脘闷不舒,二便均少,寒热头痛,遍体酸疼,是太阳之经,为风寒所束缚,阳明之腑,有湿浊之蕴蓄也,当用表里两解之。川羌活一钱,防风一钱,紫苏一钱,陈枳壳一钱,广皮一钱,赤茯苓四钱,焙黄菊钱半,丝瓜络二

  • 路志正调理脾胃法特点

    郭世岳 河南省滑县中医院侍诊国医大师路志正,总结其调理脾胃法的特点如下。调理脾胃注重升降调畅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以升为主,胃以降为和。脾升胃降,纳运正常,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化生气血,充养机体以为后天之本。脾胃升降失和,化源不足则

  • 病毒性心肌炎病因病机浅探

    郭晓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毒性心肌炎通常以心悸,心前区痛,心胸憋闷,面色苍白,气短不足以息,乏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与中医多种疾病相关。在中医古代医籍中虽无专门记载,但有与本病相似症状的描述。如《黄帝内经》中即有“心惕惕如人将捕之”

  • 自拟方治血管性皮肤病

    笔者在临床中自拟活血化瘀方治疗某些血管性皮肤病,获效较好。基本方丹参30克,当归10~12克,赤芍10~15克,红花6~10克,牛膝10~15克,桃仁10~12克。亦可据不同病变随症加味,水煎服,每日一剂。案例过敏性紫癜:刘某,女,19岁。

  • 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技术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也属此范围。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临床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