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内陷”出自何处

“内陷”出自何处

疽毒或除疔疮以外的其他疮疡,因正不胜邪,毒不外泄,反陷于里,客于营血,内攻脏腑,称之为内陷,此已被医林同仁所首肯,但内陷之名究竟源自何处,却众说不一。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溯源于下,以就正于同道。

高等医药院校第五版教材《中医外科学》谓:“内陷之名,见于《温热经纬》,其说:‘病在卫分,……以邪从气分下行为顺,邪入营分内陷为逆也。’是指病邪由表入里,由浅入深。而后,《疡科心得集》由此引申,运用于疽病,称之谓‘其中犹有三陷变局,谓火陷、干陷、虚陷也,’”。因此书为高校教材,故影响最广,却不知其误人最众:查诸医史,《温热经纬》刊行于1852年,其作者王孟英生于,1808年,《疡科心得集》付梓于1805年,由此可知,《疡科心得集》成书于王孟英出生前3年,其怎能引申王孟英的高论呢?如此谬误,以讹传讹多年,实在令人费解之至!

《中医大辞典·外科骨伤五官科分册》说:“内陷出《外科大成》卷一。”此将内陷之说面世也提早了187年。书中辨内陷条目中谓:“始则高肿,至十数日,内外忽平塌者,此内攻之候也。”又日:“初起寒热拘急疼痛脉沉细者,为毒气内陷也”;“右诸症,发出则生,内陷则死”;“形势内陷,败症齐出”等等,较详细地描述了内陷的症状、体征及预后。但这也并非为内陷的最早记载,在此书以前的诸多文献对内陷有着较为详细、全面的阐述,兹分述如后:

晋末·刘涓子撰,南齐·龚庆宣整理,约成书于五世纪的《刘涓子治痈疽神仙遗论》最早提出毒邪内陷的症状及其预后:“阳毒发背,……满背焮肿热如饮之状,赤紫或红如焰,脓毒难成,成后不止,止后痛不除,蓦忽数日之间,复平如旧,将谓肿消,此是内攻内陷,不可疗矣。”此似初期火陷之证。另如:“人有患酒食毒发背者,……初起痈头似小弹子后大如拳,坚如石,痛遍四肢,加之拘急,口苦,舌干,腹急,大小便涩,十数日,从头面手足虚肿及脏腑通泄如利,内急痛者,是其症也。乘方肿引急用攻肿发穴溃脓,汤药内实,外泄脓水,不可放纵,迟缓则皮肉腐坏,烂骨烂筋,渐成脓多,因而感邪内攻者死矣,”似与溃脓期干陷的症状符合。

宋·陈自明撰于1263年的《外科精要》曰:“腑气浮行于表,故痈疽浮高为易治;脏血沉寒主里,故疽肿内陷为难治。”元·齐德之《外科精义》提出:“气血虚者,托里补之,阴阳不和,托里调之”,“庶不至正虚者导致毒邪内陷,邪盛者脓毒旁窜深溃,引伤透膜之虞”。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疡医》对内陷的预防、全身症状和局部体征以及其预后的判断均有记载。卷一收录预防内陷的措施为:“秘方托里散,治一应疮毒,始终常服,不致内陷”。卷三描述内陷的症状及体征是:“后及脑出疽,疮辄内陷,凹一韭叶许,面包表青黄不泽,四肢逆冷,汗出身清,时复呕吐,脉极沉细而迟;”“井疽……若冷气攻心,精神恍惚.呕吐冷痰.恶闻食臭,毒气内陷,腹胀满者,不治。”发背篇又有:“其间有如盏面大者,此不大,缘为毒气深沉,内虚.毒气近膜也,此必内攻脏腑,却外入四肢,先攻头面虚浮,后攻手面,次攻两足面肿,名曰毒气散入四肢,其人支嘶气脱,眼睛黑小,十指肿黑、干焦,不治。”有似后期的虚陷症状。书中根据患者的全身症状及体征来判断内陷的预后:“发眉……干枯紫陷,刺之无脓,吐逆烦躁,神昏不食者死。”“足肘发……脓清紫陷者死。”

《外科正宗》对内陷的预后亦有“平塌阴陷者死.”“黑陷者死,”“紫陷者死”等记录。《疡科心得集》广集前人对内陷的理论探讨,加以归纳、总结,运用于疽病.称之为:“其中尤有三陷变局,谓火陷、干陷、虚陷也。火陷者,气不能引血外腐成脓,火毒反陷入营,渐致神迷.发痉发厥。干陷者,脓腐未透,营卫已伤,根盘紫滞,头顶干枯,渐致神识不爽,有内闭外脱之象。虚陷者,脓腐虽脱,新肉不生,状如镜面,光白板亮,脾气不复,恶谷日减,形神俱削,渐有腹痛便泄寒热。”将内陷分为火陷、干陷、虚陷三种类型,对三陷证的发生阶段、病因病理、症状与体征等描述甚详,对后世疽毒内陷的辨证施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从成书的年代来看,内陷首见于《刘涓子治痈疽神仙遗论》;从其内容来分析,首推《证治准绳·疡医》;《疡科心得集》则为最早将内陷归纳总结分型者。

猜你喜欢

  • 急性肝功能衰竭中医适宜技术

    急性肝功能衰竭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大量肝细胞坏死,或肝细胞内细胞器严重功能障碍,致短期内进展至肝性脑病的一种综合征。病情凶险,发病后12~24小时发生黄疸,2~4天后昏迷,并有出血倾向,见于暴发性病毒性肝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氟烷麻醉中毒

  • 开路药 调胃肠——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5)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制作好之后,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充分消化吸收是关键。对于脾功能不好的人,服用膏方前需要先服用运脾健胃的“开路药”,如一些经典处方六君子汤、平胃散、保和丸等,也可以先进行试探性调补,观察其服药后的反应。而对于脾胃功

  • 自拟方治热病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组成 青蒿12克,银柴胡9克,桔梗9克,黄芩9克,连翘9克,金银花15克。主治 本方适应于临床多种发热证,如久热不退、外科术后感染、妇科热入血室、产后发热、妊娠发热,或原因不明的发热,症见高热寒战,寒热往来

  • 浅释大青龙汤相关条文

    商本平 张海燕 山东省荣成市人和中心卫生院大青龙汤有关条文见于《伤寒论》38、39两条。38条曰“太阳中风,脉浮紧……”39条曰“伤寒,脉浮缓……”联系《伤寒论》1、2、3三条不免使人疑窦重重。太阳中风脉本浮缓,伤寒脉本浮紧,如何又言“太阳

  • 风寒之邪伤到经络怎么办

    本期博主:罗大伦 中国中医科学院如果受寒,第一时间处理,就不容易变成很严重的问题,用温通经络的中药泡洗,效果就不错,还可加上引经药,效果会更好。这些天天气冷了,转眼冬天来了,有时候会着凉,会受风,如我们在外面的时间长了,站在风口了,或者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