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大黄治急症验方集锦

大黄治急症验方集锦

大黄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或鸡爪大黄的根茎。本品味苦性寒,入脾、胃、肝、心包络、大肠经。前人认为其性沉而不浮,其用走而不守,有推陈致新之功,斩关夺将之力。因为具有涤荡邪热、通里攻下、活血逐瘀等功效,所以灵活配伍,可用来治疗各科急症。兹将笔者收集筛选的大黄疗急症验方罗列如下,以飨读者。

急性黄疸型肝炎

用茵陈30g,栀子15g,大黄9g,水煎,分2~3次服,连服10~15剂。

急性细菌性痢疾

用生大黄、黄连各9g,水煎,分2次服。病重者,宜日服2剂。

急性阑尾炎

用大黄、芒硝、丹皮各9g,桃仁、冬瓜子各15g,水煎,分3次服,宜连服3~5剂。

胆囊炎、胆石症

用黄连、大黄各9g,黄芩、枳壳、木香各12g,水煎,分3次服,2剂即效。

急性机械性、粘连性、蛔虫性肠梗阻

用大黄、赤芍各15g,炒莱菔子、厚朴各30g,枳壳、桃仁各9g,芒硝12g,水煎,分3次服,效果较为满意。

急性胰腺炎

用柴胡、白芍各15g,黄芩、胡黄连、木香、延胡索、芒硝各9g,大黄12g,水煎,分3次服,数剂即见著效。

食积腹痛

用莱菔子30g,大黄、砂仁各9g,水煎,分3次服,病愈即停后服。

产后恶露不尽,发狂谵语

用大黄20g,一半用醋浸,一半用童例或酒浸,蒸7次,晒干为末,另用当归、生地各18g,浓煎汁1碗,煮糊为丸,如梧子大。取小茴香少许煎汤送下,每服30丸,日服3次,病去大半,即停后服。

急性结膜炎

将大黄、龙胆草、菊花各9g,水煎,分2次服。宜服3~5日。

急性咽喉炎

将大黄3g,甘草1.5g,冰片0.3g,共为细末,吹患处,日2~3次。病重者,可日吹5~6次。

急性中耳炎

将大黄6g,研极细,浸入30g香油中,滴耳内,每次2~3滴,日2~3次,甚验。

带状疱疹

将大黄研极细,凉开水调匀,将疱疹刺破,涂患处。

猜你喜欢

  • 鬼箭羽忍冬藤外用治药疹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鬼箭羽性寒,味苦。功能活血散瘀,杀虫。《本草述》:“鬼箭羽,如《本经》所治,似专功于女子之血分矣。又如苏颂所述古方,更似专功于恶疰及中恶气之毒以病于血者也。”忍冬藤性寒,味甘,气平,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可以

  • 脾胃治疗不可忽视“脾阴”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脾胃病者,医者多倡导东垣之论,一部《脾胃论》集脾胃学术之大成,其论述详于温补而少于清滋,往往忽略脾阴治疗,后世医家也多遵其说。然脾与其他脏腑一样,也有阴阳之分。纵观古今立说,论脾阴者颇多。《灵枢·五邪》篇云

  • 《本经》桔梗功效释义

    宋永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桔梗为《本经》下品。原文:味辛微温。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本经》云其味辛微温,与现在的认识不同。就其味而言,现认为以苦味为主,兼有辛味。就其药性而言,也与之相左,现

  •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肩周炎

    马建国 张向峰 山东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刘某,女,53岁,2010年11月15日初诊。右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3个月余,其间某院诊为肩关节周围炎,予伸筋丹、小活络丸、独一味、芬必得、布洛芬等中西药物交替内服,及针灸、按摩、热敷、理疗、膏药贴敷,收

  • 突破禁忌当谨慎

    王树文 河北省赞皇县东街卫生所笔者近治一慢性腹泻患者,方中使用了被列为“十八反”禁忌的反药,患者服药后出现了较强的药物反应,后经辗转加减变通,继续使用反药控制了病情。恰好近日又读了贵报2011年7月29日载“使用十八反,犯禁还是突破”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