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皕一选方治验实录读后

皕一选方治验实录读后

杨大华 江苏省东海县石榴镇卫生院

“在众多的中医方剂类图书中,人民卫生出版社新推出的《皕一选方治验实录》又有什么与众不同呢?”这是我收到陶御风先生寄来的新作时的想法。带着这个想法,我翻阅了此书并找到了答案。

全书注重一个“选”字。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方,二是选案。选方是通过调查研究,制订筛选方案,从近10万首古方中选出581首临床实用的方剂,而不是方剂词典或专病专方。因此,本书的编写首先是“淘方”,而不是单纯地“录方”。选案则更是严格要求,力求选择原方应用的验案,对有加减药味的也控制在一定范围。就所选的医案来看,大多是出自古今临床名家之手。而且,所录的医案均取自历代医籍。无疑,从来源上保证了医案的高品质。书中“治验实录”分为“中医病证医案”和“西医病症医案”,这也给人别开生面之感。其实,不论是选方还是选案,都实实在在地考验着编写者的眼光。

第二个与众不同的是,本书是建立在前期科研课题基础上的,可以说是科研工作的继续或进一步展开。如果从更广的视野来看,《皕一选方治验实录》就是“中医古方筛选方案和利用研究”课题的“二期工程”。没有前期的铺垫工作,自然不会有本书的问世。这些科研因素大大地增加了本书的学术“含金量”,而这种“含金量”也是许多方剂书籍所不能比拟的。阅读中,我也切实感受到陶老师和史老师两位文献学家的深厚内功。

另外,在一些细节方面编者也处理得比较好。比如:整个编排次序由汉唐渐近,给人以清爽的感觉;“中医病证医案”的医案标题突出主症,“西医病症医案”则为明确的西医诊断;每首方的药物名称特意用黑体字标出以醒目,等等。更值得一提的是书后详尽的中西医病证(症)索引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的查阅和利用,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

收到此书尚不足一个月,预感到它会成为个人临证的“金拐杖”,成为遇到疑难时最想查阅的工具书。日前,遇到一例心烦失眠的病人,我打算用黄连阿胶汤。于是,我开始翻阅此书来参考。该方关于心烦失眠的诸多验案扑面而来。其中,舌象和脉象的记载也各不相同。当时想:要是有按语之类的多好啊!可转念一想,“编者按”之类何尝不是双刃剑?它既能启发读者,也一样能误导人。不加按语,让人自己去思考和借鉴正是“实录”的本旨!从这个角度来看,本书的最佳读者应该是有一定临证阅历的医生,而决非初学者。临证时顺手翻阅一下这些名家妙手的经验,一定能增加开方的底气和信心。

2011年之初能收到这份珍贵礼物,真让人喜出望外。

猜你喜欢

  • 倒换法治顽固性鼻衄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倒换法,以金元刘河间(《宣明论方》卷十五)的倒换散为代表方。此方治癃闭不通,小腹急痛,无问久新。亦属关格之病。《诸病源候论·关格大小便不通候》指出:“关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

  • 失瘖辨治

    郭俊田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失瘖有虚实之分。《景岳全书》曰:“喑哑之病当知虚实;实者其症在标,因窍闭而瘖也,虚者其症在本,因精气内夺而瘖也。”《张氏医通》曰:“失音大都不越于肺,然须以暴病得之,为邪郁气逆,久病得之为津枯血槁……”实证 实证

  • 辨证分型不容否定

    皋永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关于“辨证分型”,中医界又有争论,反对意见认为,“辨证分型”会固化辨证论治的灵活性,有违辨证论治的根本精神,不利于中医临床思维的发展。笔者以为这是对“辨证分型”的误识。“辨证分型”对中医贡献巨大,不容否定。是对疾病基本

  • 三甲散治肝硬化腹水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15年来,体会到要学好中医,须多读经典,兼阅中医各家学说,博众家之长,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学古人之法之方很有必要,但师古而不可泥古,古法古方亦可新用。笔者将名医吴又可的“三甲散”用来治疗肝硬化腹水多例,均取得较满意的

  • 膀胱咳验案一则

    冯某,女,43岁,2010年10月13日初诊。患者主诉平素怕冷,遇寒则咳,咳则遗尿,已达五六年之久,秋冬季节加重。数年来,屡次求医,中、西药物服用颇多,然疗效欠佳,因友人介绍,故来就诊。刻诊见舌淡胖,苔白微腻,脉沉迟无力,右尺尤甚。脉症合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