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药性赋--温性药

药性赋--温性药

温药总括,医家素谙。

木香理乎气滞;半夏主于痰湿。

苍朮治目盲,燥脾去湿宜用;萝卜去膨胀,下气治面尤堪。

况夫钟乳粉补肺气,兼疗肺虚;青盐治腹痛,且滋肾水。

山药而腰湿能医;阿胶而痢嗽皆止。

赤石脂治精浊而止泄,兼补崩中;阳起石暖子宫以壮阳,更疗阴痿。

诚以紫苑治嗽,防风怯风,苍耳子透脑止涕,威灵仙宣风通气。

细辛去头风,止嗽而疗齿痛;艾叶治崩漏、安胎而医痢红。

羌活明目驱风,除湿毒肿痛;白芷止崩治肿,疗痔瘘疮痈。

若乃红蓝花通经,治产后恶血之余;刘寄奴散血,疗烫火金疮之苦。

减风湿之痛则茵芋叶;疗折伤之症责骨碎补。

藿香叶辟恶气而定霍乱;草果仁温脾胃而止呕吐。

巴戟天治阴疝白浊,补肾尤滋;元胡索理气痛血凝,调经有助。

尝闻款冬花润肺,去痰嗽以定喘;肉豆蔻温中,止霍乱而助脾。

抚芎走经络之痛;何首乌志疮疥之资。

姜黄能下气、破恶血之积;防己宜消肿、去风湿之施。

蒿本除风,主妇人阴痛之用;仙茅益肾,扶元气虚弱之衰。

乃曰破故纸温肾,补精髓与劳伤;宣木瓜入肝,疗脚气并水肿。

杏仁润肺燥止嗽之剂;茴香治疝气肾疼之用。

诃子生精止渴,兼疗滑泄之痾;秦艽攻风逐水,又除肢节之痛。

槟榔豁痰而逐水,杀刺白虫;杜仲益肾而添精,去腰膝重。

当知紫石英疗惊悸崩中之疾,橘核仁治腰痛疝气之真。

金樱子兮涩精;紫苏子兮下气涎。

淡豆豉发伤寒之表;大小蓟除诸血之鲜。

益智安神,治小便之频数;麻仁润肺,利六腑之燥坚。

抑又闻补虚弱、排疮脓,莫若黄耆;强腰脚、壮筋骨,无如狗脊。

菟丝子补肾以明目;马兰花治疝而有益。

此五十四种药性之温者也。

猜你喜欢

  • 治百病皆以固护胃气为要

    牛群 甘肃省庄浪县杨河乡卫生院 孙芳芳 甘肃省庄浪县赵墩乡卫生院胃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仓、气血之海,与脾合称为“后天之本”。胃之受纳腐熟功能正常,表现为食欲如常,舌苔淡白,面色荣润,脉象不浮不沉、从容和缓、节律一致

  • 眩晕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1)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编者按:阎艳丽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河北省第二批中医药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40余年,临床善以经方化裁治疗百病,其学生总结其运用经方治验五则,本版今起陆续介绍。陈某某,女,成年

  • 高热危象中医诊疗技术

    各种原因使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中医学认为,凡六淫邪毒、疫疠之气入侵肌腠,正邪相争,或内伤七情,饮食劳倦而致人体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表现以发热为主要症状,体温升高在39℃以上者,称为高热。临床可分为外感高热与内伤高热,以外感高

  • 活用经方治脑囊虫病

    苗小玲 河南中医学院经方研究所脑囊虫病是由寄生虫(猪绦虫为主)所传染的一种顽固性脑组织及大脑中枢严重损伤的颅脑内疾病,病人痛苦大,后遗症多。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及混合型。河南中医学院王付教授多年临床用纯中药治疗本病,取

  • 甘补脾胃当首分阴阳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喻嘉言云:“脾胃者土也,土虽喜燥,然太燥则草木枯槁,土虽喜润,然太湿则草木湿烂,以补滋润之剂,使燥湿相宜,随证加减耳。”补脾胃者,当使燥湿相宜,医者选方用药,当以甘味为主。《内经》指出:“五味入胃,甘先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