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专家介绍的夏季滋补养生法

专家介绍的夏季滋补养生法

消息:随着滋补热潮的来临,保健品市场的缺陷也暴露了出来。许多药材店里虫草质量参差不齐,甚至用人工养殖的虫草冒充野生虫草,更甚则以假乱真,使得许多消费者受骗上当。

本来是滋补佳品的虫草,由于滋补热,价格不仅暴涨,质量也让人不放心。那么,到底该如何科学对待滋补问题?如何滋补更具实效?为此我们向多位专家进行了咨询,以期得到一个正确的导向。

虫草滋补因人而异

民谚有云:“冬天是虫,夏天是草,冬虫夏草是个宝”。冬虫夏草简称虫草,是冬季真菌寄生于虫草蛾幼虫体内,到了夏季发育而成。冬虫夏草因此得名。

从外形上看,冬虫夏草虫体呈金黄色、淡黄色或黄棕色,又因价格昂贵而有“黄金草”之称。因其药用价值高,功效好,在国内外被视为珍品,市场需求量大,但因其天然资源量稀少,故价格十分昂贵。

中医药大学的张教授表示,冬虫夏草有滋肺阴、补肾阳的作用,所以可以作为滋肺补肾、止血化痰、保肺、化痢、止痨嗽等调补的食品,对防癌抗癌、贫血虚弱、乙肝、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起固本作用。“然而,冬虫夏草不是神药,不可能包治百病。

并非人人都适合使用冬虫夏草。比如说冬虫夏草被认为是止咳治咳的良药,但并非所有的咳嗽都可用冬虫夏草治疗。感冒引起的咳嗽或其他急性咳嗽,就不适合用冬虫夏草;若用了,不但不能止咳,反而会使咳嗽加重,而且缠绵难愈,影响其他药物的止咳疗效。”张教授说。

广安门医院药剂科主任杨响光也指出,作为滋补药,冬虫夏草不是唯一的选择。冬虫夏草是一种稀缺资源,所以并不提倡大家都选其作为滋补药。具体说来,一方面资源稀缺就会造成价格上涨,这对于药材的保护不利;另一方面,价格太高助长了冬虫夏草的滥采滥挖,曾有报道,挖10—20平方厘米的冬虫夏草带来的后果是2—3平方米的地方沙化;第三方面,冬虫夏草的滋补有一定的相对性,一般有肺病、支气管病的人才用冬虫夏草来滋补,其他人就没必要乱补。

普通食物也可进补

面对人们大力进补和保养的现象,中国保健协会的副会长吴大真女士曾经表示,懂得保护自己的身体,调理身体状况,是社会进步、科学发展的表现。可是,凡事需要注意方法。使用中药进行滋补固然有好处,但是方法不当也会导致相反的后果。正是所谓“好心做坏事”。

对于滋补,在医学上有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药食同源。“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具有很高滋补效果的食物,而并非一定要通过中药来滋补。”杨响光主任说,“比如特别劳累的人,平时可以经常吃一些山药、扁豆之类食品,具有提神保健功效。”然而,杨主任同时提醒大家,什么样的食品具有什么样的功效也要参考相关的医学知识,最好向有关专家咨询,不能盲目乱补。

选择合适方法滋补

无论什么事,都会有一个科学的处理方法。同仁堂王璐医生以虫草为例,认为很多人用昂贵的价钱买虫草,却使用错误的方法服用。把天然冬虫夏草直接磨粉服用是很不卫生的,因为采挖来的天然冬虫夏草体表有很多微生物孢子和寄生虫虫卵,直接吃下去对人体健康不利,应该泡酒、熬汤、煮水后服用。所以对于其他许多滋补药也是同样的道理,并不是说滋补药越吃越健康,凡事讲究一个科学的处理态度,还要看针对不同滋补药,服用的方法正不正确。

做事切忌过犹不及,那么如何滋补才是合理的呢?杨响光主任说,这里要讲究一个度和时间的问题。对于滋补,一般年龄在40以上才有必要考虑,其他人除非生病需要,是不能随便乱吃滋补药的,只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保持健康。另一方面,人们也可以通过药食同源来补充营养。

对于滋补的时间,杨响光主任认为:“一般秋冬季节滋补效果为最佳。连续滋补不要超过两星期,不必要用药物滋补的最好不要用药物滋补。过度滋补有可能加重病情或者使本来没有得病的人得病。比如曾经有一个春季的感冒患者,认为自己体虚给自己炖了份人参,结果吃完不能正常出汗了,这便影响到了人正常的生理需求。所以说,滋补药具有两面性,如果过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我比较提倡药食同源,多吃蔬菜、水果,这种滋补是最好的。”

猜你喜欢

  • 长期服 缓起效——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8)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是一种中药剂型,有别于一般“补品”,缓图起效是其特点之一。如果不坚持服用,急于求成,就达不到膏方养生保健、防治慢性疾病的目的。膏方配伍中除了中药饮片外,参类、虫草等补益性中药,阿胶、龟板胶等胶类、糖等在配伍中占

  • 清寒之燥案——王和伯治疗秋燥胜气病医案(1)

    编者按:王和伯(1891-1970年),海盐石泉人。17岁从师于晚清名医金子久先生,是金氏二百多弟子中的佼佼者,1912年在石泉悬壶开业,1918年即名噪乡里,声誉鹊起。1934年,迁硖石行医。1963年3月被浙江省卫生厅评定为海宁最早的“

  • 久病重病当辨奇经

    秦淑芳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奇经八脉学说自古迄今,一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内经》以来,历代医家论著虽代有疏发,但多散在而不详,一些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往往把奇经理论归属为十二经或脏腑理论的从属部分而存在,把它在理、法、方

  • 四磨汤治胃脘痛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四磨汤出自宋代严用和之《剂生方》,方精药专,由人参、槟榔、沉香、乌药四药组成,具有破滞降逆,补气扶正之功,主治正气不虚,肝气横逆,上犯肺胃所致之气逆喘息,胸膈不适,烦闷不食之证。观当今之世人,多精神压力大,或见情绪失调

  • 扶阳复阴治虚痞

    潘树和 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伤寒论》曰:“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痞即闭塞不通,心下(胃脘部)有堵塞不适之感。《景岳全书·痞满》:“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所以痞满一证,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