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祛风通窍说辛夷

祛风通窍说辛夷

段振离 河南中医学院

辛夷是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关于辛夷还有美丽的传说。

古时候,有一个姓秦的举人得了怪病,经常头痛头昏、流脓鼻涕,而且鼻涕腥臭难闻,不仅自己痛苦,还影响社交活动。他四处求医问药,百般治疗,然而终无效果。后来他得到高人指点,来到一个夷人居住的地方,遇见一个白发苍苍有仙人之貌的老人,就上前施礼,寻求治疗鼻病的灵药妙方。老人笑着说:“有何难?”就从山上的落叶灌木上采摘了几朵紫红色的花苞,让他将花苞与鸡蛋同煮,吃蛋喝汤,每天一次。十天之后,秦举人脓鼻涕大量减少,半个月就痊愈了。举人留下银两,拜谢老人,并带回一些种子,下山去了。回家之后,他将种子播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2年之后,灌木生长茂盛,长出了毛笔头样的花蕾。举人采集这些花蕾,遇到脓鼻涕的,就将它赠给病人,都收到显著疗效。但病人问及这药叫什么名字时,举人不知如何回答了。他想,这药是辛庆年间夷人介绍的,于是就随口答曰:“这叫辛夷花”。辛夷的名字就由此而来。这个传说告诉我们,辛夷是治疗脓鼻涕的特效药物。

辛夷呈倒圆锥状,形如毛笔头。其性味辛温,入肺、胃经,主要功用是祛风、通窍,尤其善于通鼻以散风寒。临床常用于通鼻窍,是治鼻病的要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肺开窍于鼻,而阳明胃脉环鼻而上行,脑为元神之府,鼻为命门之窍;人之中气不足,清阳不开,则头为之倾,九窍为之不利。辛夷之辛温,走气而入肺,能助胃中清阳上行通于天,所以能温中治头面目鼻之病。”

现代研究指出,辛夷含有柠檬醛、丁香油酚、茴香油、生物碱等,具有镇痛、镇静的作用。能收缩鼻黏膜血管,可以治疗各种鼻腔疾病,尤其对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效果良好。若治疗风寒感冒的鼻塞不通,可配合细辛、荆芥、防风、苍耳子同用。治疗鼻炎、鼻窦炎,可配合白芷、细辛、苍耳子、川芎、菊花、银花同用。临床上遇有鼻渊(鼻塞、流腥臭脓鼻涕)、鼻鼽(流清水鼻涕)、鼻窒(鼻中生肉,窒塞鼻孔)、鼻疮、鼻塞流涕等,都可以随证配伍应用。辛夷煎剂对各种致病真菌、脑炎病毒、流感病毒等,也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另外,其还有降低血压的作用,降压的机理是阻断神经结的传导而直接抑制心脏,同时扩张血管。

资料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猜你喜欢

  • 急性胆囊炎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胆囊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胆囊急性化脓性感染,80%~95%的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结石引起;另有10%左右的患者并无胆囊结石,而是因细菌感染、创伤、化学刺激所致,称为非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本病是急腹症的常见病因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

  • 小儿脾胃病常用方药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笔者从事临床30余年,发现儿科以脾胃病为多,消化不良、厌食、腹泻等症最为常见,笔者常用以下方药治疗。厌食 小儿厌食当以调和脾胃为先,笔者常用理脾汤治疗:苍术3克,陈皮3克,厚朴3克,神曲6克,焦山楂6克,炒麦芽6克,鸡

  • 风湿性关节炎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5)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刘某某,女,43岁。2007年12月9日初诊。患者自述素有风湿性关节炎,每逢阴雨天气,全身关节活动受限,僵硬不舒,沉重无力。口黏,口干喜饮,二便正常。舌有齿痕,苔偏黄,脉弦细。辨证为寒湿之邪,瘀痹关节,治以散寒祛湿,活血

  • 仲景五泻心汤异同辨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五泻心汤出自仲景《伤寒论·太阳篇》,用以治疗太阳病误下变证的五种痞证。痞证是指患者胃脘部有痞闷不舒或有堵塞感的一种自觉症状,不仅可见于伤寒误下邪陷,亦可见于内科杂病、温热病等。仲景五泻心汤,首创辛开苦降、寒温并用的治疗大

  • 甲亢危象中医诊疗技术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是指甲亢表现有急剧的致命性加重。这是甲亢少见的并发症,病情危重,病死率很高。甲亢危象常在未诊断或治疗不彻底的久病甲亢患者中发生,女性多见,各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少见。特征为发热,与体温不成比例的心动过速,以及循环系统、中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