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医在非洲大展拳脚

中医在非洲大展拳脚

据新华社讯 在非洲许多国家,不少人提起中医都会竖起大拇指。几十年来,中医在非洲国家得到发展和推广,为解除非洲人民的病痛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以南非为例,在2001年确立中医药的合法地位后,中医药在南非得到迅速发展,现在仅约翰内斯堡就有50多家中医诊所。南非卫生机构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南非至少有1000名注册中医大夫。

在肯尼亚,中医发展虽还处于初级阶段,但中医对于一些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良好治疗效果正在民间口口相传。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向非洲派遣了一批批医疗队,其中不乏中医师。他们的辛勤工作和精湛医术逐渐使中医为非洲人民所熟悉和接受。在一些国家,从国家元首、政府官员到普通百姓,都成为中医的忠实拥护者。

对于在非洲传播很广的一些传染性疾病,中医药体现出独特的疗效。中医专家1987年来到坦桑尼亚治疗艾滋病至今,逾万名艾滋病患者得到治疗,取得很好效果。在治疗疟疾方面,青蒿素在肯尼亚和布隆迪等很多疟疾流行的非洲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针灸治病在非洲受到广泛欢迎。从东非的坦桑尼亚到西非的马里,从南部非洲的赞比亚到北非的突尼斯,针灸在非洲许多国家享有盛誉。在突尼斯,一名议员经治疗减轻病痛后,向突尼斯卫生部长建议在突发展中国针灸,突尼斯执政党机关报《自由者报》曾报道中国医疗队针灸队治病救人的事迹。

上世纪60年代以来,有1000多名非洲各国学生到中国学习中医,有的拿到了中医硕士和博士学位。几内亚人塞古·卡马拉1973年就读于北京语言学院,随后在广东中山医学院学医,专攻针灸专业。学成回国后,卡马拉开始致力于针灸治疗。

尽管如此,中医在非洲的发展仍面临不少问题,如合格中医人数少、中医诊所规模小、一些人对中医仍比较陌生等。不过,考虑到中医成本低、副作用小和操作方便等优势,加上众多学习中医的非洲留学生为交流合作提供了良好基础,中国和非洲在中医中药领域的合作前景看好。

猜你喜欢

  • 肝胆同治,重点是疏肝

    胆石症是一种由胆汁沉积、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病或胆固醇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它是消化道的常见病和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国胆石症的自然人口发病率约为7.8%。据报道,胆结石与胆癌的发生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胆结石数量的增加,胆结石的风险也在增

  • 复元活血汤

    组成 柴胡10克,瓜蒌根12克,当归9克,红花6克,甘草6克,穿山甲(炮)10克,大黄(酒浸)3克,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10克。功效 活血祛瘀,通络散结。主治 跌仆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亦可用治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

  • 论中医之肾

    肾脏之识众所周知,中医学的脏腑并非一个单纯的解剖学概念,而是一个器官和功能的集合群,相关概念也因而呈现虚实相兼、过于抽象,且只有放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下才能准确理解。在脏腑学说中,肾具有四个功能:一是藏精,主生殖、生长、发育;二是主水;三是主纳

  • 《伤寒论》一方二法初探

    每次整理胡希恕先生的遗作及学习《伤寒论》原文,总有不同的收获。而今整理其注解《伤寒论》的原文时,引起笔者深思的是论中的“一方二法”。此四字是方后注解,既往对此一读而过,未引为重视。但近几年常思考六经类证、方证的六经归类,对不少方证难以认定六

  • 急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和(或)心脏负荷明显增加,导致心排血量显著、急剧地降低,组织灌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的综合征。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较常见,急性右心衰竭较少见,常见病因有风心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