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治遗精验方

治遗精验方

遗精,有梦遗和滑精两种。睡梦之中精液自溢,称为梦遗;无论白昼与夜晚,精液自滑者,称为滑精。二者多由肾虚精关不固,或心肾不交,或湿热下注所致。

1.五倍子500克,茯苓200克,龙骨100克。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次9克,每日服5次,淡盐水送服。

2.芡实30克,金樱子膏30克。先取芡实连壳晒干捣碎为末,金樱子去刺捣碎,水蒸熟,取金樱子汁慢火熬成稀膏,与芡实制成丸,每日服3次,每次10克。

3.山药50克,芡实50克,盐2克,粳米50克。将山药、芡实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入锅,加800毫升水,用大火烧开后转用小火熬煮成稀粥,加盐调味。每日温热食用。

4.何首乌24克,芝麻12克,当归12克,生地黄16克,白酒500毫升。将前4味药打粒,装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小火煮数沸,待冷后密封,浸泡7日后去渣即成。每日服3次,每次20毫升。凡大便稀溏者忌服。

5.巴戟天15克,菟丝子15克,覆盆子15克,米酒500毫升。将前3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米酒,密封,浸泡7日后滤过即成。每日服2次,每次10毫升。

6.核桃衣15克。核桃衣放人锅中,加一杯水,慢火煎至半杯,临睡前1次服下,每日服1次。

7.银耳30克,鹿角胶7.5克,冰糖15克。温水泡洗银耳,用沙锅慢火煎熬后加鹿角胶和冰糖,使之烊化、和匀,即可服用。

8.茯苓、茯神各10克,远志、龙骨各15克,牡蛎20克。龙骨、牡蛎煅后与其余3味共研细末,米酒和丸,空腹淡盐水送下,每次9克。

9.炒沙苑子、芡实、莲须各60克,龙骨、牡蛎各30克,莲子粉适量。研细末,用莲子粉糊和为丸,用空腹盐水送下,每次9克。

10.巴戟天、石斛、黄芪各50克。研细末,炼蜜为丸,早、中、晚各服9克,用米酒送下。

11.韭菜子25克,粳米50克。将韭菜子用纱布包扎好,加水煎汤,取汤煮粳米成粥,每日服2次。

12.石斛45克,巴戟天30克,桑螵蛸9克,菟丝子30克,杜仲9克。研细末,炼蜜为丸,食前,温酒服下,每次9克。

13.海参30克,冰糖适量。海参加适量水炖烂,加冰糖溶解,空腹服用,每日服1次。

14.白芷5克,五味子10克。烘干研成极细末,用醋及水调成面团状,临睡前敷肚脐,外用消毒纱布盖上,以橡皮膏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敷3~5日。

15.女贞子60克,墨旱莲30克,桑叶30克,蜂蜜适量。将前3味研成末,炼蜜为丸,共30粒。每日服3次,每次餐前服1丸,10日为1个疗程。(杨贤)

猜你喜欢

  • 辨证分型不容否定

    皋永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关于“辨证分型”,中医界又有争论,反对意见认为,“辨证分型”会固化辨证论治的灵活性,有违辨证论治的根本精神,不利于中医临床思维的发展。笔者以为这是对“辨证分型”的误识。“辨证分型”对中医贡献巨大,不容否定。是对疾病基本

  • 三甲散治肝硬化腹水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15年来,体会到要学好中医,须多读经典,兼阅中医各家学说,博众家之长,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学古人之法之方很有必要,但师古而不可泥古,古法古方亦可新用。笔者将名医吴又可的“三甲散”用来治疗肝硬化腹水多例,均取得较满意的

  • 膀胱咳验案一则

    冯某,女,43岁,2010年10月13日初诊。患者主诉平素怕冷,遇寒则咳,咳则遗尿,已达五六年之久,秋冬季节加重。数年来,屡次求医,中、西药物服用颇多,然疗效欠佳,因友人介绍,故来就诊。刻诊见舌淡胖,苔白微腻,脉沉迟无力,右尺尤甚。脉症合参

  • 小儿心力衰竭诊疗技术

    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称心功能不全,由于心脏泵功能减退,致静脉瘀血,动脉血液灌注不足,心脏不能充分排出足够的血量满足机体代谢和发育的需要而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多为心肌病变或结构异常使心脏负荷加重而引起,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导致死亡。小儿各年龄期均可发

  • 明辨虚实治寒热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载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寒之而热者”,指用苦寒泄热法治热证,病不愈反见热者,是指肾阴(真阴)不足之虚热,而非有余之实热;“取之阴”即治宜滋其肾阴(肾之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