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生清熟补说地黄

生清熟补说地黄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茎。入药有鲜地黄、干地黄、熟地黄3种,虽属一物,然因采制不同,而功效迥异。鲜者即采挖后洗净直接应用;干者即将鲜者晒干或烘干,使其内部干燥而颜色变黑,通体柔软;熟者即将干者拌黄酒反复蒸晒,直至内外黑润为度。

地黄最早载于《本经》:“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名医别录》曰鲜地黄“主妇人崩中血不止,及产后血上薄心、闷绝,伤身、胎动不安、胎不落,堕坠踠折,瘀血留血,鼻衄吐血,皆捣饮之”。《药性论》曰干地黄“补虚损,温中下气,通血脉,治产后腹痛,主吐血不止”。《日华子诸家本草》亦云:“治惊悸劳劣,心肺损,吐血,鼻衄,妇人崩中血晕,助筋骨。”《本草纲目》云:熟地黄“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本草从新》亦云:“滋肾水,封填骨髓,利血脉,补益真阴,聪耳明目,黑发乌须。”

鲜地黄性味甘苦、性寒,功能清热凉血,生津止渴,主治温病伤阴,大热烦渴,神昏斑疹,吐血衄血,虚劳骨蒸,消渴便秘;干地黄性味甘苦、性平,功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主治热病伤阴,消渴便秘,心烦失眠,虚劳咳嗽,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证;熟地黄性味甘,性微温,功能养血滋阴,补精益髓,主治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多梦,潮热盗汗,腰酸腿软,视物昏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月经不调,崩漏下血。凡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服。

药理证实干地黄有强心、降血糖、消肿抗炎、止血、保肝、抑菌、抗肿瘤及皮质激素样免疫抑制作用;熟地黄补血作用与骨髓造血系统有关,所含的铁、磷、钾、铜等微量元素促进造血,对炎性肉芽囊肿有明显抗渗出、抗增生作用,还有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

自从宋代钱乙将张仲景“金匮肾气丸”去肉桂、附子,改为六味地黄丸之后,衍生出许多以“地黄丸”命名的成药,如麦味、杞菊、知柏、明目、归芍、参麦、滋阴地黄丸等。药理研究证实,六味地黄丸有以下功用:一是有抗疲劳、抗低温、耐缺氧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二是能改善神经系统、性腺功能障碍;三是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减少心肌胶原沉着、减轻主动脉壁脂质沉着;四是提高实验动物血钙、磷含量,抗佝偻病;五是显著降压、镇静、利尿,改善肾功能;六是促进肝糖元合成,有利于加强肝脏解毒功能;七是显著降血糖,使红细胞糖代谢恢复正常;八是诱生干扰素,提高免疫功能;九是具有双向调节功能;十是调动人体抗癌能力,扶正祛邪有助于防治癌症。(洪文旭)

猜你喜欢

  • 痛经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如何调理?

    一、肾气亏虚型,症状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清肠、面色晦暗、舌淡苔薄、脉沉细。调理方法是:补肾填精,养血止痛。二、气血虚弱型,症状表现经期或者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

  • 月经周期紊乱的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月经频发,如果月经周期短于21天,我们称为月经频发。第二种情况是月经稀发,如果月经周期超过35天,甚至几个月才来一次月经,我们成为月经稀发。第三种情况是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流血没有规律性,可能发生在两次月经之间,也可能沥沥拉拉毫无时

  • 肥胖的四种类型

    第一个湿热型,它的表现呢我们看脸上长痘,油光满面,便秘或大便糖稀,舌头红,或者是舌苔发黄,这调理我们需要疏肝利胆,清热祛湿啊。第二种情况是痰湿型的,它是临床表现来看就是易胖体质,痰湿型这个类型一看就是个胖人体质,同时伴有四肢沉重,习惯躺着或

  • 失眠怎么调整

    第一种类型:心火偏亢,症状表现为心烦不寐、烦躁不宁、怔忡、口干舌燥、小便短赤、口舌生疮、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我们调理的方法是:清心泻火,宁心安神。第二种类型:肝郁化火,症状表现为急躁易怒、不寐多梦甚至彻夜不寐、伴有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

  • 中医减肥的方法有哪些

    减肥现在临床呢,我们中医减肥的方法很多。第一个是针灸减肥,就是我们针灸当中的针刺啊,穴位埋线,拔罐,以及我们穴位按摩,这些方法都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第二个方面,我们是药食同源的方法,我们中药中的代餐饮,药膳这些东西,从饮食和运动方面,以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