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冬练三九”有学问

“冬练三九”有学问

寒冬季节,坚持室外锻炼,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中枢神经系统体温调节功能,使身体与寒冷的气候环境取得平衡,适应寒冷的刺激,有效地改善机体抗寒能力。寒冷还能使机体的造血功能得到有益的刺激,增强造血功能和抗御疾病的能力。所以,坚持冬练的人,很少患贫血、感冒、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俗话说得好:“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冬日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因为时气温低,体表的血管遇冷收缩,血流缓慢,肌肉的粘滞性增高,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降低,极易发生运动损伤,只有在锻炼前做些适当的活动才能避免。准备活动可采用慢跑、擦面、浴鼻及拍打全身肌肉等,尤其是冬泳下水前,一定要有充分的预备活动,通过跑步、全身按摩等方法,调动机体各部分的机能活动,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反应能力。

运动锻炼宜在庭院、公园或林荫道上进行,切勿到车辆多、行人拥挤的大街上去,一则免生意外,二则防止思想分散,影响锻炼效果。运动量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尤其是跑步,不宜骤然间剧烈长跑,必须有一段时间的小跑,活动肢体和关节,待机体适应后再加大运动量。通过锻炼,感到全身有劲,轻松舒畅,精神旺盛,体力和脑力功能增强,食欲、睡眠良好,说明这段时间运动是恰当的。倘若感到身体软弱无力,提不起精神,疲乏不堪,食欲减,睡眠差,厌恶锻炼,就要注意减少运动量,或改用另运动锻炼方式。

运动换气,宜采取鼻吸口呼,因为鼻腔粘膜有血管和分泌液,能对吸进来的空气起加温作用,鼻腔的鼻毛和鼻分泌液能挡住空气里的灰尘和细菌.对呼吸道起保护作用。随着运动量的增大,只靠鼻吸气感到憋气时,可用口帮助吸气,口宜半张,舌头卷起,抵住上腭,让空气从牙缝中出入。

冬日运动,是对付寒冷的积极措施,但应注意,冬天是一年中的闭藏季节,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相对缓慢,阴精阳气也都处于藏伏之中,所以运动锻炼中要注意精神内守,避免阴精阳气外泄。具体方法:一是准备活动要充分,待热后脱去一些衣裤,然后加大运动量;二是避免剧烈运动,不要搞得大汗淋漓,三是锻炼后,及时用毛巾擦干汗液。

不管采取那种活动,肢体运动幅度有多大,心一定要静。要做到心静与身动的有机结合。冬季人体体内的物质代谢偏向于合成生产,往往表现出一种“内动外静”状态,因此,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心境清宁,以保养体内元气和脏腑的安和。

对于坚持冬跑的人,要特别注意冰雪,防止滑倒。遇冰封雪飘天气,可在室内、凉台或屋檐下原地踏步跑,既能收到养生效果,又能避免意外。这一办法同样适用于身居闹市,无活动场地的人采用。晨起外出活动前,也宜在院内或室外避风处先进行准备活动。此外,大风、大雾、大寒,尤其是冷高压影响下的早晨,低层空气多受污染,在露天锻炼都是不适宜的。

冬日运动衣着,既要保暖防冻,又要考虑到舒服,有利于锻炼。晨起室外气温低,宜多穿衣,待做些预备活动,身体温和后,脱掉厚重的衣裤再进行锻炼。锻炼后要及时加穿衣服,注意保温,尤其是冬泳后,宜用柔软、干燥的浴巾迅速擦干全身,擦红皮肤,穿衣保暖,避免寒邪入侵。

《黄帝内经》上说,冬季3月,宜早睡晚起,“必待日光”,所以锻炼时间最好在日出后。但由于工作时间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等到早晨七八点钟日出后,可在六七点钟间进行,但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冬泳宜选择在午饭后1小时进行为宜,其的气温略高,湿度低,冬泳中体温的散失就会慢一些,能坚持较长的锻炼时间。

“三九天,冻破砖。”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室外锻炼必须有一定的毅力和意志才能坚持,但是,严冬后面是阳春,只要能熬过三九,迎来的必将是灿烂的春天。

猜你喜欢

  • 肺胀病,肺肾气虚、痰瘀内阻型

    方药:生黄芪60g,生白术10g,蜂房10g,炙麻黄10g,杏仁10g,炙枇杷叶15g,炙百部10g,淫羊藿20g,厚朴10g,桃仁10g,红花10g,炙水蛭3g,沉香(冲服)3g。7剂,水煎服,分次温服。

  • 被毒蛇咬伤该怎么做

    5月5日,我们迎来了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夏季是蛇伤的高发季节。被毒蛇咬伤该怎么办?首先,立即远离被蛇咬伤的地方。如果蛇咬了它,你可以用棍子或其他工具促使它离开;如果你在水中被蛇(如海蛇)咬伤,你应该立即将受伤者移到岸边或船上,以避免溺

  • 中暑发病骤急,抢救应及时

    中暑是一种常见的夏季急性疾病,其特点是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甚至突然昏倒。长期在高温下工作也会有类似的症状。中暑严重,体温大多在39℃以上,患者面色苍白,有昏厥等症状。如果发现中暑患者,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扣,让患者喝一点

  • 药膳调理失眠

    莲子百合瘦肉汤。功效:益气调中,补虚损,交心肾,安神,益智,清心。适应症:神经衰弱、心悸失眠、病后体弱等。莲子性甘、涩、平、入心、脾、肾经,能养心、益肾、补脾、涩肠;百合性甘、微苦、平、入心、肺经,具有润肺止咳、养阴清热、清心安神、益气调中

  • 中医治疗痔疮

    痔疮是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肛肠疾病,又名痔疮、痔核、痔病、痔疾等。任何年纪都可发病,但随着年纪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我们国家,痔是最比较常见的肛肠疾病,素有“十男九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