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葵根散

葵根散

《圣惠》卷九十二:葵根散处方

葵根1握(锉),壁鱼7枚(研)。

功能主治

小儿小便三两日不通,欲死者。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葵根汤”。

摘录《圣惠》卷九十二《卫生总微》卷十八:葵根散处方

葵根1两(烧灰),乌蛇半两(烧灰),黄柏半两(为末),鳖甲半两(烧灰)。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紧唇。

用法用量

每用半钱,猪脂少许,和涂唇上,时时用。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八《圣济总录》卷一一七:葵根散处方

葵根1握(经年者,烧作灰)。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口吻疮。

用法用量

外敷。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七《医级》卷八:葵根散处方

蜀葵根、冬瓜仁、槐米、败酱草(即苦菜)、忍冬藤、当归尾、赤芍、生地、大黄、米仁。

功能主治

肠痈。腹痛钓脚,身皮甲错之候。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医级》卷八《圣惠》卷七十九:葵根散处方

冬葵根1两,车前子3分,滑石1两,冬瓜仁3分,木通1两(锉),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桂心2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产后小便淋涩,脐下妨闷。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似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圣惠》卷七十二:葵根散处方

葵子1两(锉),车前子2两,乱发灰半两,川大黄1两(锉,微炒),桂心1两,滑石2两,冬瓜瓤2两(干者),木通2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妇人五淋涩痛。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圣惠》卷六十七:葵根散处方

葵根1两,木通3分(锉),瞿麦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粗葱叶并根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从高坠损,车碾马坠,筋骨蹉跌,甚者大小肠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每服用温酒调下滑石末1钱,不计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七《圣济总录》卷一七二:葵根散处方

葵根(切)1两,赤小豆1两,土瓜根1两,麝香(研)1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小儿漏疳口疮。

用法用量

每用1字,贴疮。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猜你喜欢

  • 安神饮

    《慈航集》卷下:安神饮处方茯神3钱,枣仁8钱(炒,研),远志肉5分(炙),麦冬2钱(去心),当归3钱(酒炒),乳香1钱(去净油),益智仁2钱(盐水炒)。功能主治痢后心肾受亏,阴虚不寐,神气不宁,夜梦多惊。用法用量桂圆肉5枚,灯心3分为引,水

  • 安经丸

    处方香附子2两(去毛,生),牡蛎(煅)2两,木香半两(生,不见火),木通(生)半两,石燕子5对(火煅,用醋焠白为度),丁香1钱(不见火)。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妇人赤白带下。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温酒盐汤送下。摘录

  • 安经汤

    《医学正传》卷七:安经汤处方当归身4. 5克,川芎1.5克,艾叶1.5克,阿胶珠1.5克,甘草1.5克,黄柏1.5克,知母1.5克,白芍2.4克,姜汁炒黄连2.4克,生地黄3克,黄芩3克,香附3克。功能主治养阴清热,和血调经。主阴虚血热。用

  • 安老汤

    处方人参30克 黄耆30克(生用)大熟地30克(九蒸)白术15克(土炒)当归15克(酒洗)山茱萸15克(蒸)阿胶3克(蛤粉炒)黑芥穗3克 甘草3克 香附1.5克(酒炒)木耳炭3克功能主治益脾补肝,育阴止漏。老年妇女肝脾两虚,肾水亏耗,月经已

  • 安肺宁嗽丸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安肺宁嗽丸处方嫩桑叶30克 儿茶30克 硼砂30克 苏子30克(炒,捣)粉甘草30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功能主治肺郁痰火或阴虚肺热所致之咳嗽,兼治肺结核。用法用量早、晚各服1丸,开水送下。摘录《医学衷